司马光警枕励志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司马光警枕励志



天空还未露出鱼肚白,就已经有人醒了。

院宅高深的官家大院一改往日宁静的气氛,突然响起了“哧啦,哧啦”的刺耳的锯木声。这声音出现在官家院落实在是太奇怪了,是什么人这么早就如此“兴师动众”呢?

这院落虽大,却十分简朴。此刻院内,一位眉清目秀,衣着朴素的少年正在用力地锯着一根有碗口粗的圆木。只见他满头大汗,无比费劲的样子,就知道他肯定不是个行家里手。地上已经扔了几根长短不一的木头,看起来就是失败的作品。

他一手扶着木头,一手拿着锯子。虽然已经入秋,天气凉爽,但他的额头上满是汗水。他顾不上擦汗,聚精会神地比划着木头的大小。就差最后一点了!他用力往下一锯,只听“咔嚓”一声,木头应声而断。

他放下锯子,捡起断木,用手比划了一下长短,觉得大小合适。于是满意地点了点头,又找到把柴刀,笨手笨脚地剥去粗糙的树皮,将这木头切成圆柱形。干了半天,他看着圆圆的木头点了点头,总算是完成任务了。

他抱着圆木头兴奋地往自己的卧室跑去。这是个无比简单的房间,除了满屋子的书可以看出主人的博学外。其他的家具只是一张木板床和一条粗布被子。他把木头往床头一放,顾不得拍掉自己身上的锯末和灰土,就躺了下来。原来,那木头是用来做枕头的,只见他枕在木头上,显然硬邦邦的感觉不会很舒服。他却露出满意的笑容。

这位青年就是有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

司马光,字君实,他是北宋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此时的他,虽然还是个少年,但已经薄有才名。他7岁时,有一次到邻居家里去玩,听到有人在讲《左氏春秋》一书,觉得很有意思,就一直听到人家讲完。回到家后,他还记得那些历史故事,于是找到家人,学着那人的模样也开始讲故事。还别说,他讲得挺生动、挺完整的。

看到小司马光这样喜欢历史,家里人就找了那本《左氏春秋》给他看。自此,他手不释卷,开始了他的读书生涯。

司马光小的时候,和他的哥哥弟弟们在一起学习。他觉得自己的记忆力较差,便决心要想个办法来克服这个缺点。平时大家在一起上课,老师讲解完课文,都要求能背诵。他的哥哥弟弟们只需要读一会儿就可以背诵,然后就放下书本一起到外面玩耍去了。教室里只剩下他一个人,仍在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读书,直到自己能通顺地背出来为止。有时候因为一句话甚至一个字背错了,他也要重新背上个十遍八遍,直到最后能一个字也不错地背下来才肯休息。

夜已经很深了。院宅东边的小屋里仍然亮着灯。屋内,司马光还在刻苦地读着书。可是他看着看着,眼皮就开始上下打架。虽然他努力让自己清醒起来,但显然没有用。睡意时刻在困扰着他。没办法,他只好爬上床,衣服也不脱,把头往那段圆木头上一枕,闭上眼睛就准备睡觉,只是头脑里还在想着白天背的书。

木头很硬,又是圆的,和脑袋接触面积小,时间长了,就能把脑袋枕出一条印出来,很难受。司马光只在床上躺了一会儿,就感觉脑袋有些痛了,想翻个身,可头刚一离开“枕头”,那段圆木头就骨碌碌地滚到一边去了,他的头也就重重地摔在硬邦邦的床板上,使他一下子清醒了。接着他起身下床,又坐在桌前继续读自己的书……

后来有人问他,你怎么能抽出时间看这么多书,还能记住?司马光说:“好的书只读几遍不行,一定要会背诵。这样你才能促使自己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比如在骑马的时候,或者在半夜醒来而睡不着的时候,都可以在脑海里面回忆这些书的内容,然后细心揣摩其中的含义,这样就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就这样,通过长期的勤学苦练,司马光获得了丰富的知识,这为他以后的著书立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用了整整19年的时间,写出了流芳百世的巨著《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记载了上起战国周烈王、下至五代周世宗的1362年的历史,全书294卷,还有考异、目录各30卷。其规模之大,令人叹服。

司马光为编定《资治通鉴》翻阅了大量的书籍资料。宋神宗允许他借阅“集贤”、“昭文”、“史馆”三大书库的所有书籍,并特许可借阅“龙图阁、天章阁及秘阁”的藏书。宋神宗还将自己私藏的两千四百余卷书献出来,供司马光参考。除此之外,司马光还参阅了大量的野史、谱录、正集、别集、墓志等资料,共222种,计三千多万字。

为了写这本书,他“日力不足,继之以夜;遍阅旧史,旁采小说”,编写《资治通鉴》时,司马光还在做官。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懈怠,反而比以前更加刻苦读书。甚至过着比以前更简朴的日子。他住的地方,夏天太闷热,没法工作。司马光便找人在屋子里挖一个大坑,砌成一间地下室。地下室冬暖夏凉,成了他编书的好地方。而当时的大官僚王宣徽每到夏天便到他名园的高楼上避暑享受,人们笑说“王家钻天、司马入地”。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他仍然坚持不懈。白天忙于公务,抽不出什么时间。他只好利用晚上的时间来读书和编写。他规定自己每三天修改一卷。一卷史稿四丈长,平均一天修改一丈多,若遇事耽误了,事后必须补上。

当时服侍司马光的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仆人,每天晚上,他叫老仆人先睡下。自己回到书房里面看书,直到半夜时分,才自己灭了烛火,回到卧室里睡下。到了五更天的时候,他自己又起来,到书房点燃蜡烛,继续看书、写文章。有时候因为实在太累了,睡过了头,醒来时已经过了好些时间。他经常为此而懊悔不已。

司马光想,时间就是必须挤出来用,如果老是睡过头,实在太浪费了。要怎么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呢?有一天,他正在书房找书。有不少看过的书全部堆在书房的角落里,像小山一样。猛然间,他看到一段圆圆的木头,居然是青年时期用过的那个圆木枕头。司马光一拍大腿,我怎么就把这个枕头给忘记了呢?

当年不就是为了防止睡过头而做的枕头吗,现在不也还可以用嘛。从此以后,司马光又用上了这个圆木枕头。时间长了,他和圆木枕头还有了感情,亲切地称它为“警枕”。

《资治通鉴》开始编写时,司马光48岁,编完时,已是66岁的老人了。这19年来,司马光过着“秉烛至深夜,警枕破黎明”的日子。长期的伏案工作,耗尽了他的心血,也损害了他的健康。刚过60岁,司马光就已经是视力模糊,牙齿掉落,面容憔悴的老人了。他修改过的书稿堆满了两间屋子,书法家黄庭坚曾看过其中的几百卷,发现这些书稿全部是用工笔楷书写成的,没有一个草字。

1086年9月,在西府宰相官邸,司马光静静地离开了人世。他活了67岁,一生写了很多著作,除去《资治通鉴》,这位宋代的伟大政治家和史学家,还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著作,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八十卷,《涑水纪闻》三十二卷,《稽古录》二十卷,《通鉴节要》六十卷。著作之巨,令后人倾倒。朝廷赠以“太师”、“温国公”等称号,派专员扶灵柩返夏县安葬,谥“文正”。

入选理由:

警枕励志,是司马光好学的著名故事。

阿离之言

大家小时候应该都听过这个聪明小孩的故事:某天一群小朋友玩得兴高采烈,结果一个小朋友掉进装满水的大水缸里。然后这个聪明小孩就拿着大石头哐当一下,把水缸给砸坏了,为抢救小朋友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故事的最后,我们不知道他到底赔了水缸钱没有,却记住了这个小孩的名字,他叫司马光。

应该说,多数人对司马光的印象,都停留在那个砸缸小孩的身上。古人有句话叫“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说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后未必还是天才,这老话在司马光身上却没得到印证。小时候就已经红了的他没成流星,直到现在还挂在历史的天空上一闪一闪呢。

宋仁宗宝元初年,年仅20岁的司马光考中进士甲科,可谓功成名就,然而他却豪迈地提出:“贤者居世,会当履义蹈仁,以德自显,区区外名何足传邪。”这一席话反映出青年司马光不图虚名,立志以仁德建功立业,成圣称贤的志向。此后,他也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古人说仁义礼智信,司马光占全了。虽然国人老有为尊者讳这种想法,但撇开国人穿凿附会的话,司马光在道德上确实无可非议。他艰苦朴素,不肯穿时髦的衣服。传闻说他考了进士,所有人都戴着皇帝赐的花去参加宴会,就他一个人没戴花,连同伴都看不过眼,恐吓他:“这是圣上赏赐的,不能违背君命。”这时他才插上一枝花。除了勤俭节约,他还孝顺,连当官都要和老爸靠得近点,以便奉养双亲,为此不惜从中央跑到地方去。

江湖传闻,司马光还很够义气。他当地方官,也就是并州通判时,西夏人老是过去抢东西。要知道那时是宋朝,军事力量非常糟糕。然后司马光就想了个法子,说要修两个城堡控制西夏人,并且招募老百姓过来种田。当时他是和上司庞籍说这话的,庞籍一听,这主意不错,就派一个人去执行了。

现在人都知道,策划好坏固然重要,关键是实施策划的人也不能是傻瓜。庞籍派的这个人是个莽汉,带领部队连夜过河,因为不注意设防,被敌人消灭。为这事,庞籍丢了官。

其实这不关司马光的事,但他仍然很自责,上书朝廷说:这事全是我的错,我还是辞职吧。结果朝廷还不让。到庞籍死后,司马光就把他的妻子认成母亲,顺便抚养他的儿子。做朋友到这分上,足够义气。

偶尔想想,如果像司马光这样的人多一些,大概宋朝会撑得比较久。他是罕见的那种要原则不要脑袋的人,脾气够直,不会拐弯抹角。宋仁宗重病的时候,还没立太子,谁都不敢上书,怕皇帝老头觉得不吉利。但遗嘱不立是不行的,就司马光一个人,直截了当地对皇帝说:虽然皇帝你还很年轻,但不立遗嘱,你死掉后,一堆人抢你的位置,岂不是要国家大乱。

这话说得直接,但仁宗听得没脾气,不久就立了英宗当皇子。英宗并非仁宗的亲生儿子,只是宗室而已。司马光料到他继位后,一定会追封他的亲生父母。后来英宗果然下令让大臣们讨论应该给他的生父什么样的礼遇,但谁也不敢发言。

又是司马光一人奋笔上书说:“为人后嗣的就是儿子,不应当顾忌亲。濮王应按照成例,称为皇伯。”这一意见与当权大臣的意见不同。御史台的六个人据理力争,都被罢官。司马光为他们求情,没有得到恩准,于是请求和他们一起被贬官。

这种正直的态度伴随司马光的一生,他从未低过头。宋神宗也感慨地说:“像司马光这样的人,如果常在我的左右,我就可以不犯错误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