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钉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 刘明钧 【本书体例】

姚忠肃公,至元二十年癸未为辽东按察使。武平县民刘义,讼其嫂与其所私同杀其兄成。县尹丁钦,以成尸无伤,忧懑不食。妻韩问之。钦语其故。韩曰:“恐顶囟(xìn信)有钉,涂其迹耳。”验之果然。

狱定上谳(yàn艳),公召钦谛询之,钦因矜其妻之能。公曰:“若妻处子耶?”曰:“再醮(jiào教)。”令有司开其棺,毒与成类。并正其辜。钦悸卒。

时比公为宋包孝肃公拯云。

(选自《辍耕录》)

姚忠肃公至元二十年,被任为辽东按察使。武平县百姓刘义,上告他的嫂子和情夫共同杀害了他的哥哥刘成。武平县令丁钦,因为查不出刘成尸体上的伤,非常忧虑,以致于吃不下饭。丁钦的妻子韩氏问他为何不吃饭,丁钦告诉她原因。韩氏说:“恐怕是顶门上有钉,只是把痕迹涂藏罢了。”丁钦又验刘成的尸体,果然如韩氏所说。

官司结案上报定罪,姚忠肃公召来丁钦仔细询问,丁钦就夸奖妻子的明察。姚公问:“你妻子嫁给你时是处女吗?”丁钦说:“不是,是再嫁。”于是,命令打开韩氏前夫的棺木,被害情况正与刘成相同。于是就把韩氏一起正法。丁钦因怕成疾,以后也死了。

当时,人们都把姚忠肃公比作宋代的包拯。

这篇笔记小说文字简洁,笔法洗炼,全文仅一百零几个字,却写出了辽东按察使举一反三,连破两案的经过。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时有悬念,实为笔记小说中的精品。

案情并不复杂,“武平县民刘义,讼其嫂与奸夫杀其兄成”,这显然是情杀案,而县尹丁钦却连日不能破案,以致于“忧懑不食”。他不是想方设法去侦破,而是在家里消极的生气,并把案情的原委告诉他的妻子。作者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一个昏愦无能的县尹的形象。没有外伤、明伤,为何不查一查内伤、暗伤?当他妻子告诉他“恐顶囟有钉”,他方匆忙地去验尸,更显出他的愚笨可笑。

作者还塑造了韩氏这一典型形象,她为了达到和县尹成婚的目的,不惜采取卑劣残忍的手段,暗杀了她的前夫。而且做得天衣无缝,以致于和县尹结婚多年,也无人知晓。自以为得意,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累了卿卿性命”,终于被姚忠肃公看出了破绽,“并正其辜”。

辽东按察使姚忠肃公,是一个忠于职守的官员,此案已结,“狱定上谳”后,他完全可以“圈阅同意”。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在丁钦“矜其妻之能”之后,顺藤摸瓜,抓住不放,一举又破韩氏谋害前夫一案,为百姓又除了一害。元朝的至元二十年(1283)正是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能有姚忠肃公这样的官员出现,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广大人民渴望清官的善良愿望。

从艺术方面分析,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悬念,使故事情节曲折复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以成尸无伤,忧懑不食”,这就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悬念,使人们屏息静气往下读,究竟此案怎么了结。至“验之果然”,读者方松了一口气,心理上也得到满足,此故事似乎可以结束了。但出人意料,“公召钦谛询之”以后,此案又起波澜,“令有司开其棺,毒与成类”,真是惊心动魄扣人心弦。陶宗仪不愧是笔记小说大家。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