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著名的神魔小说,产生于明代。明万历二十年(1592)就有金陵世德堂刻本。1955年作家出版社据世德堂本摄影胶卷,并参照清《西游证道书》、《西游真诠》、《新说西游记》、《西游原旨》、《通易西游正旨》、《西游记评注》等六种本子校订、增补出版了新版《西游记》。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又用明崇祯年间刊刻的《李卓吾批评西游记》对此本作了校核,再次出版。这个版本兼采各家之长,又有必要的注释,是目前较好的通俗读本。
《西游记》以唐僧玄奘去印度求法取经这一历史事实为背景,结合民间传说故事,记述了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所经历的种种磨难。正因为它是一部神魔小说,所以它反映现实的方式便和其他小说有显著的区别。它反映现实的矛盾不但要经过典型化,而且要经过抽象化。我国封建社会统治者和人民的矛盾斗争,在《西游记》中只是幻想形式中的再现。全书一百回,主要是两大部分。前七回写主人公孙悟空出世,大闹天宫,这是《西游记》最精彩的部分。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曲折的情节,塑造了神话英雄孙悟空的形象,赞颂了他的反抗精神。天宫实际是封建王朝的缩影,孙悟空的叛逆性格也必然会使读者联想起封建社会人民的反抗斗争。所以这部分实质是曲折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对统治者的反抗斗争。第八回至第十三回写魏征斩龙、唐太宗入冥、刘全进瓜、玄奘奉诏取经,是写取经前的准备,这段描写思想意义不高,实质是个过渡部分。从第十四回至一百回,才是取经正文,写唐僧、孙悟空师徒所经历的八十一难的过程。这里取经是被当作一项光明、正义的事业来表现的,它成为区分一切“正”、“邪”的唯一标志。作者表现了阻碍取经的妖魔们的邪恶的劣迹,如残杀,阴谋,欺骗,抢劫,淫荡等等,这些也自然地会使读者联想到封建社会剥削阶级的丑恶本质,所以这部分也曲折地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我国人民积极进取、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和摧毁一切邪恶势力及征服大自然的信心和愿望。孙悟空是作品的中心人物,是经作者理想化了的英雄形象。大闹天宫突出了他的勇敢、爱自由、蔑视传统、勇于反抗的性格,是他思想性格最光辉的表现;西天取经则更多地表现了他的机智、乐观饱满的战斗情绪和坚韧不拔、除恶务尽的精神。其他如猪八戒、玄奘的形象也刻划得比较成功。《西游记》在艺术上的突出成就,就是它浓郁的浪漫主义特色。作者的想象力丰富,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完整的神话世界。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如孙悟空、猪八戒等,既有神魔的形象,又具有动物的特征和人的思想感情,是生物性、社会性与传奇性的巧妙融合。作品的情节也充满了神奇的幻想,因而曲折生动、引人入胜。正因如此,《西游记》才有强烈感人的艺术魅力。此外诙谐、幽默的风格,辛辣讽刺的笔调,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语言,也是本书突出的艺术特色。它问世后,不论对我国小说的发展,还是对群众的生活,都有很深远的影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