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赋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后世以之为汉代文学的代表。作为文体的赋,是在战国末期产生的,最早写作赋体作品并以赋名篇的是荀子,赋体的进一步发展则受到战国后期纵横家的散文和楚辞的影响。赋在体裁上的特征是,继承楚辞的结构样式,将《诗经》的四言和楚辞的六言句法以及先秦散文中排比对偶句法融会在一起,发展而成的韵散相间的文体。所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这就是说,赋是古诗的流变,是诗经、楚辞、散文融合而成的一种新的文体。可以说赋是诗的散文化,也是散文的诗化。赋在汉代十分流行,汉代的文人都争相作赋。“登高而赋,可以为大夫”,这是汉赋大量问世的重要原因,据《汉书·艺文志》载,有名可查者就有千余篇。

汉赋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汉初的辞赋,主要是追随楚辞的传统,内容大都是抒发作者的政治见解和个人身世的感慨,当时流行的赋称“骚体赋”。其代表作品是贾谊的《吊屈原赋》和《鵩鸟赋》。第二个阶段是西汉武帝到东汉中期,汉赋发展到鼎盛时期。流行的是散体大赋,成为汉赋的主体。内容多描写汉帝国威震四邦的国势,宫室园囿的富丽、田猎歌舞的场面等,用以润色鸿业,歌功颂德,只是在赋的末尾往往加上所谓讽谕劝戒的话。此时赋家众多,作品云构。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作家是司马相如、东方朔、王褒、扬雄、班固等。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品是《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的代表作品是《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与《河东赋》等。班固的代表作品是《两都赋》。东汉中叶以后是汉赋发展的第三阶段,散体大赋开始衰落,反映社会黑暗现实、讥讽时事、抒情咏物的短篇小赋开始兴起。其代表作有张衡的《归田赋》,赵壹的《刺世嫉邪赋》,蔡邕的《述行赋》,祢衡的《鹦鹉赋》等。如果从思想内容上看,汉赋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抒情赋,如贾谊的《吊屈原赋》、赵壹的《刺世嫉邪赋》、蔡邕的《述行赋》等;二是写物赋,有写宫室园林,游猎宴饮的,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的《甘泉赋》、《羽猎赋》等;三是说理赋:如扬雄的《太玄赋》、张衡的《思玄赋》等。汉赋中比较有价值的是一部分抒情赋。贾谊和赵壹的作品都深刻反映了汉代黑暗的封建统治,不同程度的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汉赋在表现手法上的特征是:继承了先秦语录文的问答形式;继承了《离骚》的自传式叙事方法和先秦散文的说理方法;借鉴了政治策论中的雄辩风格和楚辞中想象夸张描写手法。总之,汉赋是继承并融会和发展了先秦各种文体的特长、各种表现方法而形成的一种具有巨大表现力并且容纳更丰富的思想内容的文学形式。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