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工民主党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爱国民主党派之一。由邓演达创建的第三党演进而来,名称更改多次。早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邓演达到莫斯科,同宋庆龄、陈友仁等酝酿决定成立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发表了宣言,但无组织机构。1928年春谭平山、章伯钧等联合一些国民党左派和从共产党脱离出来的人,在上海组织中华革命党,并与国外的邓演达等取得联系。上述活动酝酿了第三党的正式成立。1930年5月,邓演达由欧洲回国,领导建党工作。8月9日在上海召开全国干部会议,正式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选举中央干事会,邓演达任总干事。会上通过了邓演达起草的纲领性文件《我们的政治主张》,提出反帝反封建推翻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建立以农工为中心的平民政权,实现社会主义。这个组织既反蒋又反共(不赞成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企图造成第三种政治势力,寻求解放中国的第三条道路,被称为第三党。其政治主张主导方面是积极、进步的;由于不了解中国革命规律而产生第三条道路幻想。第三党成立后,陆续在全国十四个省建立地方组织,出版《革命行动》半月刊、《革命行动日报》等刊物。

1931年11月29日邓演达被蒋介石杀害,第三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福建事变发生,1933年12月11日,第三党在负责人黄琪翔主持下发表启事,说明福建事变中发表的人民权利宣言与第三党政纲革命原则相同,故宣告解散原组织;随后,参加组织生产人民党。福建事变失败后,生产人民党转至香港,后自行散体。

1935年,第三党主要负责人集中于香港,在中共八一宣言鼓舞下,决定恢复组织,11月10日开第二次全国干部会议,决定将党名改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成立中央领导机构,选黄琪翔为总书记,通过了《临时行动纲领》。其政治主张由反蒋排共转为联共抗日反蒋。在北平、上海、广州等地建立组织,开展华北、华东、华南三大区工作,推动抗日战争的实现。

七七事变后第三党活动公开,负责人齐集武汉,于1938年3月1日开第三次全国干部会议,改选中央干事会,推章伯钧为总联络人,发表《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主张》,提出实行民主,改善民生,团结人民,长期抗战的主张。办《前进报》、《抗战行动》旬刊。1941年参加民主政团同盟。

1947年2月3日,第三党在上海召开第四次全国干部会议,决定将党名改为中国农工民主党,成立中央执行委员会,章伯钧为主席,成立中央监察委员会,彭泽民为主席。发表宣言反对内战,主张各民主党派合作,共同推进团结,实现和平统一,建立独立富强的中国。会后,在包括港、台在内的十五个省市和地区及海外建立发展组织,从事爱国民主斗争。同年10月,中央机构迁香港,在共产党指导和帮助下,配合人民解放军的军事行动,进行军事策反、搜集情报、宣传共产党的政策、保护国家财产和档案等活动。1948年响应中共中央关于召开新政协号召,自同年8月起,主要负责人陆续由香港进入东北解放区,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国后,农工民主党主要联系医药卫生界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农工民主党现任主席季方。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