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审美分类创造·舞台艺术片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文艺审美分类创造·舞台艺术片

用电影艺术手段表现舞台艺术的电影。电影跨进中国门坎,中华民族古老的戏曲艺术与外来年轻的电影艺术相结合,产生了一个既保持戏曲特性,又兼有电影特性的新片种——戏曲片,这是地道中国式的电影品种。

舞台艺术片是我国电影最早的片种之一。中国电影在襁褓期就与戏曲结下不解之缘。1905年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就是由谭鑫培主演的戏曲片《定军山》。我国早期戏曲片多属对舞台演出的纪录性质。建国后,电影工作者通过大量艺术实践,将戏曲片发展成为富于艺术美的影、戏合璧的统一体。自中国有电影史以来迄今已摄制了约三百部舞台艺术片。新中国第一部舞台艺术片是1956年摄制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世界著名电影大师卓别林曾看过此片,给予很高评价。

戏曲与电影两种艺术形式结合在某些方面可以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戏曲电影借助于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段,发扬了舞台剧的精华,弥补了舞台剧的不足,使戏曲艺术更显得溢彩流光,并使戏曲艺术走下舞台,进入广大的电影观众行列,不仅满足和扩大了观众对戏曲的欣赏;同时也可以作为传授表演艺术的教材或戏曲研究资料。

戏曲与电影这凝聚了不同美学思想的两种艺术形式在本质上存在着尖锐矛盾:戏曲是写意的,动作有程式,环境靠表演模拟,“布景就在演员身上”,假定性很大;电影是写实的,要求高度的逼真性。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使之协调统一起来是相当困难的。这两种艺术的结合,从整体上来说,应该是电影服从戏曲,而不是戏曲服从电影。戏曲以电影的形式出现,必须在保持戏曲艺术特性、尊重戏曲艺术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电影特殊的表现手法。

戏曲走上银幕而仍然保持的戏曲假定性,构成了戏曲片赖以存在和形成其审美特性的基础。人们在承认戏曲片的戏曲假定性的情况下,基本上仍按对戏曲的审美心理和审美习惯来要求戏曲片。戏曲片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在服从戏曲艺术特性及其审美特性的要求下,创造性地运用电影语言,把舞台演出电影化。尊重戏曲艺术特性,就是要在戏曲电影中保持并发扬戏曲在时空自由的结构原则下形成的以演员为中心的虚拟和程式化的表演特点。戏曲艺术强调“悦目之相”、“悦耳之音”等美视美听的追求,优美的唱、做、念、打表演形式在表现内容刻划人物性格外,还有它相对独立的美感作用。因此,优秀的戏曲电影镜头选择得当,能把舞台演出中最有“神”、有“味”的部分都收入画面,特别是保留和丰富演员的表演艺术精华,使电影的强制性与观众的欣赏要求达到统一。

除舞台纪录片而外,舞台艺术片对舞台演出进行适应电影表现手段的处理,包括对剧本结构的调整,扩大表演区域,丰富演出场景,把人物心理活动通过画面外在化、形象化等,不但可以打破戏曲表演的舞台框框,还可以打破戏曲舞台表演的基本规律,某些戏曲表演程式可以有所舍弃或改变。但保持戏曲艺术独特演剧体系的舞台演出性质并不因电影化的处理而发生变化。

舞台艺术片不是舞台演出的机械复制品,如果限于舞台艺术简单地摹拟,只能低于舞台;反之,如果一味强调电影技术、技巧的运用发挥,忽视戏曲艺术的特殊性,甚至破坏了戏曲艺术的美,也就失去了舞台艺术片存在的价值和美学意义。因此,戏曲艺术片既要发扬戏曲之长,避戏曲之短,又要努力发挥电影艺术的优势,善藏拙又善露巧,使戏曲艺术片较之于舞台更高、更集中、更凝炼、更见光彩。

舞台艺术片《杨门女将》、 《铁弓缘》、 《七品芝麻官》等,其所以深受观众喜爱,就是因为它们不回避两种艺术形式的矛盾,在戏曲与电影之间寻求共同之点加以发扬,既保留了戏曲舞台演出之精华,又发挥了电影艺术之所长,取得了较为统一的艺术风格。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