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美学研究·欣赏中的主体易感性
艺术欣赏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审美心理现象。指审美客体对审美主体发生作用,引起感情上的回声,并以欣赏者的顺应倾向方式表现出来,即主体自身与欣赏客体在思想倾向和审美情趣上是基本一致的有接受感染的易感条件。艺术品的思想情趣和它的表达方式,契合了欣赏者主体易感的特点,这种艺术欣赏在很大程度上就变成了欣赏者自身存在的一种复归。狄德罗曾说过: “诗人,小说作者,演员,他们以迂回曲折的方式打动人心,特别是心灵本身舒展迎受这打击的时候,就更准确有力地打动人心深处。”这种“舒展迎受”就是对于具有自己审美倾向的对象的易感性所在。刘勰把这种同向的审美易感问题,作为爱好加以揭示:“慷慨者逆声而击节,酝藉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这里所说的都是主体易感性。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所说: “如果你对于音乐没有欣赏力,没有感情,那么你听到最美的音乐,也只是象听到耳边吹过的风,或者脚上流过的水一样。那么,当音调抓住了你的时候,是什么东西抓住了你呢;你在音调里面听到了什么呢?难道听到的不是你自己的声音吗?因此感情只是向感情说话,因此感情只能为感情所了解,也就是只能为自己所了解——因为感情的对象本身只是感情。”只要具备情感呼应的可能性,欣赏者就会于一刹那间被欣赏对象“抓住”。而这种情感呼应,在欣赏过程中所产生的审美心理现象,正是因为欣赏主体与欣赏客体之间有某种程度相一致的基础。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