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4315】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

(张逢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5.5万字,2015年1月第1版,49元)

10部分:[1]企业家与所有制: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2]企业理论及其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3]所有制、治理结构与委托——代理关系;[4]从公司治理结构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5]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6]从资本结构看国有企业的重组;[7]控制权损失的不可补偿性与企业兼并中的产权障碍;[8]地区间竞争与中国国有企业的民营化;[9]非对称信息与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10]从非对称信息看公司融资与资本市场。

所谓企业家,就是承担经营风险、从事经营管理并取得经营收入的人格代表。

在国有制下,根本不可能有一支“有志实业、无意仕途”的职业化经理阶层。

预算约束硬化的不可能。

总的来说,企业制度要解决的是两个问题:一是激励机制问题,二是经营者选择机制问题。

公司治理结构狭义地讲是指有关公司董事会的功能、结构、股东的权力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地讲是指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这些安排决定公司的目标,谁在什么状态实施控制,如何控制,风险和收益如何在不同企业成员之间分配等这样一些问题。

“改革的目的是使企业独立自主、自负盈亏”。

中国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负债比例过高,二是投资主体错位。

国际竞争的核心是制度竞争。伴随着国际经济竞争的加剧,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国与国、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演变为制度的竞争、公司治理结构的竞争。国有企业生存的前提是垄断。没有竞争,国有企业或许可以生存,可以赚钱;但一旦有其他更有效率的企业制度与其竞争,国有企业就撑不住了。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微观经济结构调整可以概括为四个特征化事实:产权私有化、经营专业化、公司治理结构趋同化、公用事业竞争化。”

“未来:国有企业民营化;土地制度改革;金融的自由化”。

以自由市场为理念,以企业理论为刀笔,以产权制度为切口。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