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迪特·哈森普鲁格著,童明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7.9万字,2018年5月第1版,89元)
8部分:[1]如何阅读一座城市?[2]城市“空间”的转型;[3]弯曲之线与舞动之点;[4]封闭的城市空间;[5]开放的城市空间;[6]城市构想;[7]紧凑城市;[8]作为符号系统的中国城市。
在美国城市中,城市中心的商业中心或者中央商务区占据主导;在传统的欧洲城市,市场、市政厅和教堂等公共中心性较为普遍;在中国城市中,传承的是一种堪比古罗马城市的、带有层级结构、空间连贯的“线型中心性”。
高层建筑才是中国住宅建设的未来方向。
上海“一城九镇”城市发展战略新概念。
朝向,排他性和内向性。
中国城市拥有古老的历史。大约5000年之前就有了城市定居地。这些定居点位于黄河与长江流域。
工业城市——社会城市——主题城市。
包容性或开放性是欧洲城市中的关键概念。然而在帝制时代的中国,社区和社会之间从来没有进行过严格划分,因此城市和乡村、公共和私有之间也同样缺少界定。
中国城市密码和基本构成要素:开放空间和封闭空间的二元性,它决定性地影响了中国城市的基本结构;相对于公共空间或与社会相关的空间,更为偏爱私人空间或与社区相关的空间;居住空间被普遍设计成排外的、封闭的空间,或者“城中村”;通过形式多样的邻里院落,既明确又有创意地遵循着中国内向空间的传统;以带有商业建筑外框(“括号”)的封闭社区的形式,实现条形(住宅)和街区周边结构(商业)的合理组合;把商业、零售和服务相关的功能整合到无须朝向的街区周边结构中,特别是社区层面上;居住建筑遵循朝南的传统,既是气候因素使然,也与社会地位密切相关;富有创意地把现代条形结构发展为“弯曲之线和舞动之点”,分层后退的布局(类似层叠瀑布、剧场看台)和风景如画的居住景观;邻里院落,私人和公共公园在城市中相对较高的覆盖率,延续了中国园林中人工与自然和谐互融的传统;对单纯由功能决定的空间,通过商业化和社区化来实现社会规划和价格调控,剩下的就作为无意义的开放空间(剩余空间);利用公共社区空间对纪念性的、商业化的城市开放空间进行补充,它是一种趋向于带有社会内涵的市民空间;以“大街和垂直街区”的形式来发展既紧凑又便于车行的基本结构;利用屋顶标志、灯光雕塑、吉祥命名、幸运数字、立面装饰以及越来越多的建筑语言来创造独特的社区品牌形象;某种程度上缺少识别并利用建筑立面美学潜质的能力或意愿,从欧洲的观点来看这些令人吃惊,但却植根于内向性的传统;富有创意地把一系列由功能决定的建筑立面、桥梁、街道和人行道等城市景观转变为城市媒体景观(媒体立面),以丰富却也冗余的方式传递信息;众多的上层阶级社区将高贵奢华与系列产品结合在一起,从西方启蒙的个人主义者角度来看,这既无法想象也难以接受;过度采用城市与建筑的构想以布置城市开放剧场的舞台,这可以被理解为用来进行社会辨分并用符合表现新兴中国的手段;以城市设计化的乌托邦与时尚性为引导的城市发展范式,迷失于图像世界里,也无碍于有关可识别性的探讨;中心性的概念仍然十分模糊,其构想在一端的线型与节点形式,另一端的不定形之间摇摆不定。在这样的背景下,初步迈出了重构带有等级化空间序列的线型城市中心性的步伐。
这些元素、特征、属性和信息涵盖了当代中国城市密码最重要的、至少最具代表性的要素。
中国绝对没有被简单的西方化。它对西方观点、概念和图像的消费,就跟对自己的历史观点、概念和图像的消费一样,把它们当作原材料,用以创建具有中国渊源的新城市空间:中国龙的未来之躯。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