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曾
早先有人说,民初北京画坛上没有陈师曾,或许会暗淡无色,甚至不会有后来的齐白石。陈师曾对齐白石的重要,相当于齐如山对梅兰芳。一九一七年至一九二三年,陈齐二人交往密切。在此期间,陈师曾建议齐白石自创风格,不断改进画法。两人相识之初,陈师曾即赠诗一首:
曩于刻印知齐君,今复见画如篆文。
束纸丛蚕乌行脚,脚底山川生乱云。
齐君印工而画拙,皆有妙处难区分。
但恐世人不识画,能似不能非所闻。
正如论书喜姿媚,无怪退之讥右军。
画吾自画自合法,何必低首求同群?
齐白石读后极为感慨,知道“他是劝我自创风格,不必求媚世俗”,采纳了意见,经过反复摸索,在梅花上自创“红花墨叶”一派。林纾看后,大为赞赏,誉“南吴北齐,可以媲美”。吴者,即大名鼎鼎的吴昌硕。这一下,有分教:
杏子坞民比翼海派四杰,乡下木匠顿成一代宗师。
随即陈师曾将齐白石的画携去日本展览销售,使之声誉渐隆。
齐白石家境贫寒,四十岁前一直生活在湘潭小城,故村野气颇足,文人味稍淡。书画本是雅器,学养不够,靠一点天才与勤奋成不了大家。陈师曾出身名门,祖父是湖南巡抚陈宝箴,父亲陈三立(散原),弟弟陈寅恪,都是大学问家。他自己也曾留学日本,攻读博物学,归国后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善诗文、工书法,尤长于绘画、篆刻。
陈师曾的著作,读过一本《中国绘画史》。翻二〇一一年读书日记,录两条备忘:
陈师曾《中国绘画史》,梳理历代画史脉络、技法沿革、题材变迁以及重要的画派、画家等,内容提纲挈领,文字简明扼要,很值得一读。
《中国绘画史》读完了,陈师曾见识一流,可惜惜字如金,所以只能是一本极好的美术史普及读物。
从陈师曾的经历看,一个艺术大家能否修炼成一代宗师,活得久是最主要的原因,譬如齐白石、张大千、刘海粟。陈师曾四十八岁时继母俞夫人病故,他于京中奔丧至金陵,劳累哀悴,得了伤寒,竟一病不起。梁启超在悼词中称:“师曾之死,其影响于中国艺术界者,殆甚于日本之大地震。地震之所损失,不过物质,而吾人之损失,乃为精神。”
梁启超还说:“陈师曾在现在美术界,可称第一人。无论山水花草人物,皆能写出他的人格。”陈师曾在他著名的文章《文人画之价值》中写道:“即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工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其用笔时,另有一种意思,另有一种寄托”,不能徒有形似,而强调陶冶性灵、发表个性、寓书法于画法,认为“不求形似”正是中国画之进步,指出人品、学问、才情、思想为文人画最重要的要素。陈师曾在学习和创作中也身体力行他的文人绘画主张,他主要师法文人绘画中具有强烈个性和极具创造性的画家。
陈师曾非常具有文人气质,曾作《北京风俗图》三十余幅,名重天下。读这些画作,犹自不免心动,正如鲁迅先生《风筝》中的这段文字: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逸笔草草,色调淡雅,温和的心境透出几许清寒与寂寥。画家的笔下,有这样一幅干净笔墨的不多。
民国文艺界,陈师曾的《北京风俗图》与周作人的《儿童杂事诗》堪称双擘,在特定时代还原出旧时民俗的一面。周作人借儿童的眼光去审视绍兴的风物人情,陈师曾则用文人情怀打量北京的民风民俗,一方水土一方风物在他们的笔墨中闪现出异样的光芒。
对一个提倡文人画、热衷文人画的艺术家而言,陈师曾那几十幅《北京风俗图》是平常心的体现。文人画的雅气也需要风俗图之俚趣来稀释、冲淡,从而让文人画的实践者走出书斋,走出拘囿,接通地脉。这一点与周作人写《儿童杂事诗》异曲同工,皆是试图恢复本性所做的实践。有朋友读拙作《衣饭书》后说:“大抵上人生同时朝两个方向行进,且并行不悖,一是欲望和业力牵引的,走向老年及肉身的毁坏;一是心灵牵引的,走向童年及初心的苏醒。”这话同时可以作为陈师曾这一组风俗图的注解。
我喜欢陈师曾,也和鲁迅有关。他们两个人少年时在南京同学,只是那时鲁迅因为不喜欢学堂总办俞明震,连带着同俞的亲戚陈师曾也保持距离。随后一同到了东京弘文书院,两人又住一个寝室,关系开始密切起来。
民国后,鲁迅与陈师曾先后到北京,在教育部同事十年,他们常常一起逛小市,看画帖,交换碑拓,一个月总要聚几次。徐梵澄回忆说,鲁迅认为陈师曾的画“是好的”,刻图章也“不坏”。鲁迅口中的“是好的”与“不坏”太不寻常,眼界摆在那里,见识摆在那里。鲁迅眼中,他自己的小说集《彷徨》,也只是“不坏”而已。
《朝花夕拾》出版前夕,鲁迅想用陈师曾的花卉笺纸做封面,找不到合适的,才委托陶元庆设计。一九三三年鲁迅在《〈北平笺谱〉序》中写道:“及中华民国立,义宁陈君师曾入北京,初为镌铜者作墨盒、镇纸、画稿,俾其雕镂;既成拓墨,雅趣盎然。不久复廓其技于笺纸,才华蓬勃,笔简意饶,且又顾及刻工省其奏刀之困,而诗笺乃开一新境。”
陈师曾集诗书画印于一身,才擅四绝。我个人趣味,更喜欢他的书法,篆书格调极高,行书处处可见古意,潇洒不失温婉,功夫在字外,也可以称其为文人字。陈师曾的字,有玉石之温润,纵横点画间无火燥气,读来清凉闲适,得大自在。看陈师曾的书法,能唤起很多诗性的感觉。他在绘画上,前承吴昌硕,下启齐白石。书法的境界却比二人似乎要高一筹,毕竟腹有诗书。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