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鼓》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1979 彩色片 144分钟
联邦德国弗兰茨·塞茨电影公司/比奥斯科帕电影公司/阿尔泰米斯电影公司/赫勒鲁雅电影公司/GGB14有限公司和法国巴黎阿尔戈斯电影公司联合摄制
导演:福尔克·施隆多夫 编剧:让-克劳德·卡里埃尔 弗兰茨·塞茨 福尔克·施隆多夫(根据京特·格拉斯的同名小说改编)摄影:伊戈尔·路德 主要演员:马里奥·阿多夫(饰阿尔弗雷德·马策拉特) 安格拉·维克勒(饰阿格内丝·马策拉特) 达维德·贝南特(饰奥斯卡·马策拉特) 丹尼尔·奥布里斯基(饰杨·布龙斯基)
本片获1979年联邦德国金碗奖,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1980年美国影艺学院最佳外语片奖
【剧情简介】
上世纪末的但泽(即波兰的格但斯克)。这里是波兰人、德国人和卡苏白人的杂居区。空旷的田野里冒着烟,年轻的农妇安娜·布龙斯基一人坐在土豆地里用篝火烤着土豆吃。突然,从地平线那边,一个矮小的壮汉奔跑过来,安娜仍在津津有味地吃着,男人跪倒在她面前:“求您了!”他气喘吁吁、惊恐万状,后面是穷追不舍的宪兵。安娜毫不犹豫翘起脚,高高撩起她那四层厚的大裙子,将那男人罩在自己身子下面。宪兵追到她面前,看看四周未见逃犯,问安娜看到一个人没有,她一边吃土豆,一边指指前方。宪兵看到这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要是有人逃跑,怎么也不可能马上消失在眼皮底下,那么会到哪儿去?眼前只有一堆篝火,一些土豆和这个女人。突然下起雨来,安娜有些坐立不安。两个宪兵无可奈何地离开了安娜。等他们走远了,安娜不慌不忙地站了起来,这个男人仍躺在地上还留有尽情享受的余兴,他把裤子穿好,同安娜一起抬起土豆走了。他叫约瑟夫·科尔亚切克,是个惯于纵火来反抗德国人的卡苏白人。九个月后,安娜和他生下了个女儿名叫阿格内丝,但是宪兵仍在通缉他。一年之后他再次被捕。在途中,他又逃脱了,跳进了河,从此就消失不见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阿格内丝已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她同开杂货铺的莱茵人马策拉特结了婚,可仍与自己的表哥杨·布龙斯基保持着暖昧关系,每星期四两人在一家计时旅馆幽会。儿子奥斯卡就在这种三角关系中出生的,孩子来到世上时,母亲阿格内丝就答应婴儿,要在他三岁生日时送他一个铁皮鼓。转眼间,三岁生日到了,家里很热闹,济济一堂,奥斯卡也真地背上了一只鼓身画有红白相间成锯齿图案的铁皮鼓。
在生日庆祝会上,他看到成人世界的丑陋。母亲与舅舅之间眉来眼去,桌子底下用脚调情。他决定不再长高了,于是故意从通地窖的梯子上滚了下去,摔伤了脊柱,确实不再长高,成了一名侏儒。从此他身不离鼓,随时随地都在敲打。一天奥斯卡在家咚咚地敲个不停,父母心烦意乱,左哄右劝都无济于事,恼怒的父亲便上前要夺走奥斯卡身上背的铁皮鼓,不想奥斯卡猛然一声尖叫,墙上挂钟的玻璃顿时成为碎片纷纷落地,家里人都惊呆了。母亲带他去求医,奥斯卡在诊所里也有同样表现,医生们认为这是奥斯卡身上的特异功能。
1933年奥斯卡9岁,但泽笼罩在法西斯主义气氛中。贝多芬的崇拜者马策拉特成了希特勒的党徒,家中挂上了希特勒的相片,自己穿上了褐衫服,当上了小队长。一天在五月草坪上举行欢迎纳粹头目的盛大集会,奥斯卡悄悄地钻进会场,躲到检阅台下,故意以四分之三节拍的鼓点和希特勒青年团的铜管乐队演奏的纳粹进行曲捣乱,慢慢地乐队走了调,整个会场也都陶醉在欢快的华尔兹圆舞曲中了。整齐的方队解体为翩翩起舞的一对对舞伴。奥斯卡开心地笑了。
阿格内丝和杨·布龙斯基幽会,她有时带着奥斯卡一起外出散步,来到一家玩具店,把孩子交给玩具店老板马尔库斯看管,自己一人跑到计时旅馆和表哥通奸。马尔库斯也默默地爱着阿格内丝,他心里明白阿格内丝所做的一切。而这一切均没逃过奥斯卡的双眼。不久,阿格内丝怀孕了,她不愿生下这孩子,于是拚命地吃,开始吃鱼罐头,以后吃生鱼,由于过量食鱼中毒而死。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杨·布龙斯基为保卫自己工作的邮局和德国兵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最后不幸死亡。
不久,奥斯卡家来了一位女佣人,年轻的玛丽娅,她才16岁,和奥斯卡同年。生活中这对少年产生了感情,父亲不在家时,玛丽娅就陪奥斯卡睡觉,奥斯卡也开始学起大人们干的事来了。有一天,他回家发现父亲也爱着玛丽娅,强迫她与他做爱。以后玛丽娅怀孕了,便成了奥斯卡的继母。奥斯卡再也不愿在家中呆下去,加入了一个周游各地的前线侏儒剧团,他用他的特异功能在舞台上大显身手,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剧团里有一位女演员梦丝维塔·雷古娜,奥斯卡爱上了她,在诺曼第半岛上度过了美好的时光。由于战争,迫使他们剧团不停地转移。一天深夜,奥斯卡正和雷古娜在床上,突然敲门声起,“美国人来了”,他们慌忙起床穿衣,拿起行李,爬上停在门外的大卡车,雷古娜渴了,下车去喝水,不料一颗炸弹夺去了她的生命。奥斯卡的希望又一次被毁灭了,他告别了剧团, 回到家乡。
奥斯卡给自己3岁的弟弟带回了一只铁皮鼓,作为送给他的生日礼物。大战已近尾声,苏军开进了但泽,他们在搜捕纳粹党徒。马策拉特见势不妙,丢掉了纳粹徽章,奥斯卡故意捡起来塞到父亲手中。马策拉特怕被苏军发现,急忙吞进口中,结果被徽章卡死了。
在为父亲举行的葬礼上,奥斯卡喊了一声“爸爸”,并决定长大了,于是他扔掉了身上背了18年的鼓,跳进了墓穴,后来被人救了上来,他没受什么伤,只是鼻子出了点血。不过,奥斯卡真地开始长高了。
火车站上,逃难的人群川流不息。奥斯卡带着玛丽娅和她的孩子爬上了流亡西方的列车,永远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唯独慈爱的外祖母仍然留在那儿。火车隆隆向前,田野上烟雾弥漫,外祖母一人在田野上行走,火车慢慢地向远方驰去,消失在广阔的田野里。
【鉴赏】
《铁皮鼓》是根据京特·格拉斯的世界驰名的同名小说改编成的。格拉斯出生在但泽,他所描写的是时代的现实及充满的矛盾冲突、荒谬和小市民的狭隘性。小说发表于1959年,可20年后才改编成电影,这是因为作者不放心,也不敢随便让一个导演将他的这部精品改编成电影。直到他看到施隆多夫、让一克劳德·卡里埃尔和塞茨组成的摄制组后, 再加上由达维德·贝南特出任主角,他才同意改编。
《铁皮鼓》是格拉斯以独特的方式表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人类遭到的空前劫难,是以一个永远不能属于成人世界的侏儒奥斯卡的眼光来看世界的,也就等于从“青蛙”的仰视角度来看这世界, 因而必定是异样的。小说主题思想严肃、深刻,写作手法新颖别致,因此这部作品在西方当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导演施隆多夫忠实于原作的荒诞、讽刺的基调,用视觉形象揭示了1924-1945年德国的阴暗面,展现了在那段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德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中各色人物的腐朽堕落、精神空虚、道德沦丧和逆来顺受的软弱性。
在电影叙事上,作者从“全能”叙述地位中引退出来,他把叙述的职能赋予了作品中的人物,赋予了一个聪明而又有特异功能的孩子,这个孩子又是一个心理受到严重创伤的不愿长大的孩子奥斯卡。小奥斯卡一生目睹了人类的种种丑行,成了一个时代的见证人。
奥斯卡是个带有讽刺意味的人物,他会喊叫,他那抗议的声音能把玻璃震碎。他喜欢捣乱,把欢迎纳粹的会场中演奏的进行曲变成了圆舞曲, 以至使严肃的军队检阅会场上的人们都翩翩起舞。奥斯卡又是个艺术家,他参加前线侏儒演出团,是个出色的魔术师。奥斯卡又是个情种,与玛丽娅通奸,还与侏儒团的女演员雷古娜同床。奥斯卡还是个叛徒,他出卖了母亲的情人杨·布龙斯基,最后又害死了父亲……他干了一些蠢事,但还是很有天才的……导演就是运用这种怪诞、夸张、变形的间离效果,引起人们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认识所熟悉的经历。
现代电影提供的是一个视点、一种思考方式,使人们通过这个视点,运用这种方式去认识生活的哲理,开掘生活的深层结构。影片《铁皮鼓》带点荒诞性,而荒诞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一种世界观,也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表面上裹着非理性的外衣,可深层却更富有理性的因素。
奥斯卡降生前后,影片拍摄采用了令人难忘的特技镜头。只见胎儿先在羊水中浮游,但他眼睛却已在直视摄影机了,好像要急于来到这个光明的世界上来似的。不久他降生到人世上,助产护士把他双脚提起,他所看到的世上的一切马上都颠倒了,两个父亲进门来看,是倒着的……反正一切的一切都是倒着的,意味着他生活的未来世界也是如此。
还有母亲生出奥斯卡时,就答应他在三岁生日时要送他一只铁皮鼓,婴儿的头脑中马上浮现出一只铁皮鼓。奥斯卡三岁生日时,亲戚济济一堂前来祝贺,非常热闹,他得到了铁皮鼓,也看到了大人间的种种丑行,发誓不愿长大,他背着鼓从楼梯上跳下去,跳到地窖去。这里的地窖就意味着奥斯卡从此将走向深渊,等待他面前的道路也将与地窖一样黑暗。他走完了人生中的一段历程,他成了孤儿,在父亲的葬礼上他认为应该长大了,于是先把鼓仍进墓穴,然后自己也跳入,这意味着他要把过去的一切(包括纳粹)彻底埋葬,把它统统葬入坟墓,重新开始生活。作者格拉斯认为这部影片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他认为奥斯卡在今天的世界中仍然存在着,到处可以有一些人憎恨这个世界,愿像奥斯卡一样不要长大,也不愿承担成人应该履行的义务和职责。
施隆多夫在影片中不仅运用了别具一格的讽刺的手法,而且还很注意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更加重了讽刺的辛辣,如马策拉特随着时代的变迁,把贝多芬像换成希特勒像,买了一台破收音机, 自己换上了褐衫服。到大战尾声,他又撕掉希特勒像再次挂上了贝多芬的像。这些细节的描写不但暗示了时代的变迁和马策拉特的政治倾向的变化,而且刻画出小市民的全部恐惧和希望。除此之外,导演在外景的选择上选用了侏儒前线演出团在埃菲尔铁塔下,以后又到诺曼第岛上表演也都有深层的含义。
施隆多夫拍摄的《铁皮鼓》不仅是部德国近代史,而且又是一部描写人类丑行的讽世之作。他1978年夏天和秋天在南斯拉夫、西柏林、但泽、法国等地拍摄,花费700万马克,终于完成了这部巨片。1979年5月参加戛纳电影节与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共获金棕榈奖。6月又获德国政府颁发的金碗奖。1980年4月作为德国片第一次获奥斯卡奖。
施隆多夫是新德国电影的四大导演之一。他擅长将文学名著改编成电影,曾拍过的《年青的杜勒斯》、《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等。他认为电影是大众化的媒介,就像20世纪初期的五分钱歌剧那样。他拍的是标准的德国片,而且有一定的商业价值,追求影片的娱乐性和通俗性。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