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即兴 [丹麦]德拉克曼》读后感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黑夜不黑的季节即将过完,

海天间有暗影逼近,隐隐约约;

波浪不声不响地睡过了夏天,

如今开始奏起不安的音乐。

不久,追随着往南方去的海浪

候鸟将展翅飞向温暖的土地;

大自然将坐在自己坟上哀伤,

我们的歌声也将转为孤寂。

但夏夜还在撒布苍白的火焰,

把海和陆覆上明亮的双翅;

晨光之神还在灰色的天边

用金手指书写自己的名字;

今夜轻柔的夜风还在殷殷

送小舟漂荡于无声的烟波,

今夜我们还贮有晨光的余金,

今夜我们还能唱夏日的歌。

向晨光洒一杯酒敬奠敬祝!

向青春之神也献酒缅怀!

等钟点敲响,我们即将结束,

像雪莱安息在托斯卡纳大海。

(飞白译)

【赏析】

《舟中即兴》是一首颇具北欧风情的抒情。丹麦地处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因此有一特殊的景观——夏日白昼极长,而冬季黑夜漫漫。冬日的漫长黑夜令人抑郁,因而夏季是美好的季节,每当夏日将尽时,人们总是依依不舍。如同中国古代诗人常常伤春悲秋,丹麦诗人德拉克曼用这首诗表达了他对美丽夏日的依恋之情。

诗歌起句就开门见山点明“夏日将尽”的主题——“黑夜不黑的季节即将过完”,并以景致描写暗示出诗人的怅惘心情——“暗影逼近,隐隐约约”,波浪“奏起不安的音乐”。第二节则预想秋冬季节的惨淡景象: 候鸟飞走,自然界一片凋零,人们的歌声也将沉寂。这两节诗展示了夏季逝去带来的不舍、落寞心情,尤其是“大自然将坐在自己坟上哀伤”这一意象,显得极为沉痛。

然而从第三节起,压抑的心情又冲淡了,诗人回到现时,眼前一切景象仍然温暖明丽,夏夜最后的光明仍在海天之间照耀——此节写景颇有特点,既营造抽象的比喻(将天空的光亮比作“晨光之神”),却又极富画面感: 夏夜“在撒布苍白的火焰”,晨光之神“在灰色的天边/用金手指书写自己的名字”,抽象概念与具象景致达到了巧妙的融合。

接下去诗人的情感都保持着乐观: 他发现,最后一缕好时光仍然在握,“轻柔的夜风还在殷殷”,“我们还贮有晨光的余金”,不必过早地预支悲伤,好好把握眼下,则今夜,“我们还能唱夏日的歌”。在这一小节,诗人参透了一个道理: 活在当下,将“现在”过得充实饱满,是对待自然、对待生命最好的方式。

所以,当诗人吟唱到最后一节,祭奠、缅怀的主题再次出现时,已不带哀伤。我们读到此处,也可以如诗人一样,平静地接受大自然的安排,向夏日敬上告别酒,也向自己的青春祭酒道别,然后,安详地走进冬夜,走向人生的暮年,即使终点是死亡,也不过是一场最后的安息……

全诗从哀伤到乐观,从抑郁到昂扬,情感越来越达观;从自然景致转到人生历程,从夏夜的逝去引申到人的青春消逝,并以超脱的态度泰然处之,昭示了诗人睿智而澄明的人生感悟。

(钟丽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