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正道是沧桑
革命战争远没有结束,毛泽东的诗词也远没有结束。
其实,毛泽东并非喜欢战争,他说过:“战争是人类互相残杀的怪物”,然而人民为求解放,争自由,却不能不以革命的武装斗争对付国内外反动派。
毛泽东从革命的实践中悟出了一个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必须用正义的革命战争推翻一切剥削阶级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才能把中国人民从苦难的深渊解放出来。
1934 年 8 月,红军第六军团奉命西征,拉开了长征的序幕。10 月,中央红军也开始长征。
1935 年 1 月 7 日,红一方面军在长征途中占领了遵义城。
1 月 10 日,红军第一次攻克娄山关。
1 月 15 日至 17 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撤销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毛泽东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随后,中央又成立了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新“三人团”,负责指挥全军的军事行动。
遵义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和新的起点。
从此,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
1 月 19 日,毛泽东率领红军离开遵义,1 月 20 日翻越娄山关,打算在泸州和宜宾之间渡过长江,与川西北的红四方面军会师北上。
蒋介石发现了红军的行动意图,在长江沿岸集结重兵,处处设防,红军只得改变计划,突然抛开四川敌军,转头东进。开始了红军长征中著名的“四渡赤水”之战。
为了战略需要,毛泽东指挥红军再次攻打娄山关。
娄山关,是进入四川和贵州北部的重要隘口,位于贵州省第二大城市遵义城北娄山的最高峰上。
川黔公路从娄山关北面的峡谷中弯弯曲曲通向关口,又弯弯曲曲沿着南面的峡谷通向遵义。关上树立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娄山关”三个大字,关口周围的三座山峰像剑一样直插云霄。
这是一处怎样易守难攻的关隘啊!
2 月 25 日, 在距离娄山关还有 5 公里的地方, 红军十三团和敌人发生了遭遇战。在嘹亮的冲锋号中,战士们迅速出击。
在悬崖绝壁之间,有一制高点叫点金山,又尖又陡,敌人认为红军无法攀登,没有防备。在激烈的交火中,红军主力奋力抢占了点金山。黄昏时,主力从点金山冲下山来,抢夺娄山关。经过四次激烈的争夺战,敌人溃败,十三团胜利地占领了娄山关。
次日拂晓,敌人又组织两次密集进攻,都被红军打退。
红军乘胜追击,2 月 28 日重占遵义城,歼灭王家烈部两个师,击溃国民党中央军两师增援部队,获得了遵义会议以后第一个大胜利,也是长征以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毛泽东同军委纵队过娄山关,触景生情,写下了《忆秦娥·娄山关》词:
忆秦娥
娄山关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校长的成仿吾,参加过长征,他说:战斗结束时,毛主席登上娄山关。这时迎面碰上抬下来的一个伤员,一条腿被打断。毛主席问他叫什么名字,他回答说叫钟赤兵,是红三军团的一个团长——他就是后来新中国的独腿将军。
当时太阳还未落山,战场也未来得及打扫,硝烟笼罩着血迹和尸体。这场血迹斑斑的胜利,让诗人的心情摆脱不了几分沉重和复杂。
毛泽东对这首词曾经有一个批注说:“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
战斗打响的清晨,西风猛烈,寒霜满地,残月悬于半空,辽阔的天空中传来归雁的鸣叫声。西风、长空、大雁、晨霜和残月——悲凉凄清的氛围,怎能不深深触动人的听觉、视觉和触觉!
红军拂晓时在崎岖不平的群山乱石间行进,马蹄声杂乱细碎,军号声为凛冽的西风压抑得低沉而沙哑,部队紧张急速而又高度戒备,可见气氛的肃穆;行军途中听不到一点人声,可见任务紧迫和军令森严。红军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环境中,抢关夺隘,这种义无反顾的牺牲精神和英雄气概,是何等的壮烈!
红军虽然屡遭挫折,却依然意志不衰,志在必胜。纵使娄山关如钢似铁也算不了什么,如今红军再次大踏步地越过去了!
越过关隘,一片望不尽的山峦起伏,好像是翻腾的大海,将落的太阳,像血一样殷红。这样一幅阔大艳丽的宏伟图景,不正是诗人夺关胜利后悲壮而豪迈的心境的写照么?
这首词被认为是毛泽东最好的词作之一。全词塑造了一个气象万千,苍凉动人的艺术境界!富有历史的厚重感和英雄史诗般的格调。
毛泽东对最后这两句词也颇为自得。他在修改郭沫若对这首词所作的解释的文章时,曾经借郭沫若的口气写道:“‘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两句,据诗人说,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一到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造成了诗人自以为颇为成功的两句话。”
娄山关战斗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前面的道路,仍然障碍重重。
仗,还要继续打;血,还会继续流;长征,还要继续走!
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主力一路披荆斩棘,在翻越过千里积雪的岷山之后,正如毛泽东所说:“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他在凝神,他在沉思,他在用诗人的激情,记录着这场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创举!
《七律·长征》就是这个时候,毛泽东吟就的著名诗篇。
这首诗是毛泽东以朗诵的形式“发表”的:
1935 年 9 月,中央红军到达甘肃通渭。这天下午,召开了有两百多人参加的副排长以上干部会。
在聂荣臻政委的陪同下,毛泽东来到会场,并发表讲话。他从长征的意义讲到敌人的失败和红军的胜利。当时同志们经过长途行军都很疲劳,不知道要到哪里去,还要走多久。他和蔼地鼓舞大家:“我们要到抗日最前线去,到陕西北部,消灭侵略我们国土的日本鬼子。”
毛泽东看大家热情很高,说道:“我写了首诗读给你们听听,不知行不行?”在大家的欢呼声中,他高亢有力地朗诵起来:
七律
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那博大的胸怀,英雄的气魄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大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他还号召大家编一个“到陕北去”的歌子,边唱边走。
长征诗只有短短 56 个字,却高度概括了红军长征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56 个字,不知浓缩了多少世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56 个字,不知包含了多少鲜为人知的拼搏和牺牲!
在红军那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面前,纵使千山当道,万水阻隔,野草充饥,马革裹尸,又有何难,又有何惧!
对伟大的红军战士来说,五岭大川,不过是一条粼粼细浪;乌蒙高山,也就如滚动的泥丸。
毛泽东自己也曾经解释说:“把山比作‘细浪’、‘泥丸’是‘等闲’之意。”在艰辛的长征中,金沙江和大渡河是必经的两大天堑。金沙江两岸,山崖高耸入云,急湍的江水拍打着云崖,极其壮观;大渡河上,铁索桥横系两岸,碗口般粗细的铁链寒光闪闪, 令人不寒而栗。
我们的勇士,在枪林弹雨和熊熊大火中,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表现出红军的坚强意志和英雄本色,成为长征的两个典型事件。
这首七律诗是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完美统一的典范,可称得上毛泽东诗词中的诗之冠绝。
毛泽东这首诗的书法也有很多故事。
这首诗最初流传于世,是 1936 年。美国记者斯诺,冲破国民党的重重障碍,毅然访问陕北根据地。
毛泽东和他谈了十几个晚上,第一次向世人披露了他的身世,并且将长征诗书赠给斯诺。斯诺接过墨迹,欣赏着对西方人来说完全陌生的中国书法,不禁脱口说道:“你真是一位书法家 !”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将自己的诗词书法送给外国人。后来斯诺将这件事写进了他的 《红星照耀中国》 。 书中这样写道:“我用毛泽东主席——一个善于领导征战又善于写诗的叛逆者——写的一首关于这次六千英里长征的旧体诗作为结尾。”
1961 年 4 月,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调到天津工作,李银桥请毛泽东为他写字。李银桥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个很长的折子,请毛泽东书写。在李银桥全家向毛泽东告别时, 毛泽东将已经写好的 《七律·长征》诗递到李银桥手上,李银桥看了非常高兴。
回到家里,李银桥发现“大渡桥横铁索寒”这句诗中漏写一个“索”字。第二天他带着册页找到了毛泽东,毛泽东呵呵一笑,用毛笔在旁边添写了一个小小的“索”字。后来郭沫若看了,称赞说:“这添的字,写得很好,真是神来之笔!”
这是迄今为止流传最广、受到人们赞扬的一幅毛泽东的书法作品。
《七律·长征》被人们称为长征诗,毛泽东还有一首诗词作品与之媲美,被称为长征词,这就是《清平乐·六盘山》。
1935 年 9 月,中央红军长征进入了最后阶段。
10 月初,经甘肃东部回民区,连续突破了会宁、静宁之间及平凉、固原之间的封锁线,击败了敌人第七师四个骑兵团的追击。
10月7日, 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过六盘山时, 一鼓作气登上了主峰。 翻过六盘山,长征的终点——陕北根据地、抗日前线就近在眼前了。
在越过一道山卡之后,他转过身挥手招呼同志们说:“休息一会儿吧 !”他习惯地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用右手摘下帽子,一边歇息,一边眺望远方,高兴地说:“这里真是个好地方,以后可以好好地写一写,你们看,天高云淡,红旗漫卷,大雁南飞,六盘山的景色多好啊……”
翻过六盘山,有一天,毛泽东没有开会,也没有看书,静静地坐在桌前,反复吟诵,挥笔写下了《清平乐·六盘山》。
清平乐
六盘山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这是一篇激奋人心的宣言书,是一首战斗的壮怀曲。
只有毛泽东诗词,才能如此起句即景,宛然入画;只有毛泽东的胸怀,才能如此高瞻远瞩,境界辽阔。我们如同就在诗人的身边,看着他伟岸的身躯矗立于六盘山高峰之上,纵目远眺:天高气爽,天上点缀着淡淡的白云,大雁往南飞去。
诗人为什么要回头“望断南飞雁”?
古人有雁足传书的说法。也许,他在回顾一路跋涉的曲折;也许,他在怀念那些倒在雪山草地的战友;也许,他在牵挂还在苏区坚持斗争的同志;也许,他在遥想南方根据地的父老乡亲。
红军长征把战略大转移,将要变为奔赴抗日前线。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它在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毛泽东把“长城”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作为抗日前线的代称,强烈地表达了红军要为挽救民族的危亡奔赴抗日前线的坚强信心和顽强的革命精神。
屈指一算,红军所走的路程已经两万里了,我们预定的目的地已经不远了,我们一定要达到,一定会到达。这才是真正的好男儿、英雄汉 !
在毛泽东诗词中,有的虚写,有的实写。毛泽东屈指算出长征走了二万五千里路程确有其事。
当年护送毛泽东、 周恩来去陕北吴起镇的萧忠渭曾回忆说:1935 年 10 月 19 日,他奉命完成护送任务。
当晚,他来到毛泽东住的窑洞前,洞内亮着灯光。毛泽东走了出来,叫萧忠渭进屋坐坐。毛泽东说:“忠渭,你算过没有,我们离开中央苏区已经走了多少天了?”萧忠渭挠了挠头,一时答不出来。
毛 泽 东 边 抽 烟, 边看 地 图, 说:“ 到 今 天为止,我们共走了十二个月零两天,算起来行军约二 百 六 十 七 天 …… 根 据一 军 团 司 令 部 的 阵 中 日记 计 算, 我 们 已 经 走 了二万五千里路程……”
在六盘山的高峰上,红军的红旗随风翻卷,红军将士豪情激荡,我们的长征取得了胜利,一幅新的壮丽图景向世人打开。
今天,我们已经长缨在手,掌握了革命武装,什么时候才能彻底打倒一切反动派?诗人渴望革命早日成功,全国几万万同胞也在渴望革命早日成功。
1936 年 10 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甘肃会宁城,宣告了长征的胜利结束!
在历时两年的长征中,各路红军以无与伦比的英雄气概,粉碎了国民党上百万军队的围追堵截,战胜了自然界无数的艰难险阻,纵横 14 个省,跨越万水千山,终于相继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
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是人类战争史上亘古未有的奇迹, 是斯诺笔下 “惊心动魄的史诗”,是中国共产党及其人民军队最动听的凯歌,是毛泽东一生中最长的诗句。
毛泽东曾自豪地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
“长征一结束,新的局面就开始了。”
1938 年 11 月,著名教育家李公朴偕同夫人张曼筠,来到仰慕已久的延安。到达延安的第三天,李公朴去拜见毛泽东。
次日晚上,毛泽东来到交际科招待所看望李公朴夫妇。毛泽东离开时,李公朴拿出一本画册,请他题字。毛泽东在张曼筠画的一幅《长城》图上,欣然用毛笔题写了自己的旧作《清平乐·六盘山》词。李公朴夫妇非常高兴,视若至宝。
从那时起,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词就流传开来了。
毛泽东这幅字至今仍被保存,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
这首词,在革命根据地产生了巨大的鼓舞力量。1947 年3 月,在国民党军队占领延安的艰苦日子里,有一支向北转移的解放军部队,在途中被国民党军包围,他们隐蔽在一个小山洼里,经过五天五夜苦战,精疲力竭,弹尽粮绝。最后,支队长下令:把剩下的手榴弹分给战士们,准备天明后与敌人同归于尽。
这时,支队长为向党告别,很想再听一听党中央的声音。于是他打开一架即将毁掉的收音机, 正巧听到一位播音员以饱满的情绪、 铿锵的声音, 朗诵毛泽东的 《清平乐·六盘山》,那充满乐观精神和战斗力量的豪迈词句,给人以生的信念和鼓舞。
支队长听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地宣布:“同志们,前令撤销,刚才毛主席说了,枪在我们手中,我们能够战胜敌人,不回到纵队就不算好汉!”
战士们顿时精神振奋,他们力克艰险,终于突破了敌人的封锁线,胜利地走向目的地。
如果说,这个传奇的故事是“神话”,那也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创造出这样的“神话”,只有毛泽东和毛泽东诗词能创造出这样的“神话”!
美国总统尼克松就曾经说过:“毛泽东在描写使人振奋的斗争场面时,运用了鼓舞意志的手法,使人读起来感到增添了力量,……使他的同志们成为几乎不可战胜的队伍。”
“神话”还在继续。
1949 年 4 月 23 日午夜,南京“总统府”门楼上,那面飘扬的“青天白日旗”,在隆隆的炮火声中,被攻入城中的解放军战士从旗杆上扯了下来。它宣告了统治中国 22 年的蒋家王朝在大陆彻底覆灭!
三个月前, 蒋介石还在美帝国主义指使下发表了一篇求和声明, 以求苟延残喘,妄图据守长江天险,卷土重来。
4 月 20 日夜,人民解放军分为东、中、西三路,东起江阴,西迄九江的湖口,在 500 余公里长的战线上开始横渡长江。
4 月 21 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4 月 23 日,百万雄师渡过长江,占领了南京城。
4 月 24 日清晨,住在北京香山双清别墅的毛泽东,一夜未眠,他刚从屋子里来到六角凉亭,秘书就兴冲冲地送来了南京解放的捷报。
他极为兴奋地接过报纸,坐在椅子上,一面专注地看着《人民日报》号外版,一面用右手轻拍着膝盖。摄影师徐肖冰拍下了这个珍贵的镜头。
回到办公室,毛泽东禁不住又仔细看了一遍报纸,在极度的喜悦与激奋中,诗潮喷涌,一气呵成,挥笔写就了那篇雄浑豪迈、脍炙人口的诗篇——《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一九四九年四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写完之后,毛泽东似乎还不太满意。由于当时日理万机,来不及细细推敲,就将其扔进了纸篓。他的秘书田家英把它捡了起来。
1963 年,毛泽东亲自编订自己的诗词集,田家英作为毛泽东的秘书,参加了诗词集编辑的全过程。
这年11月的一个晚上,田家英对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逄先知说,他那里还有一首毛主席的诗。于是他背起这首诗,让逄先知一句一句记下来。诗的抄件被送交毛泽东。
毛泽东看过以后,哈哈一笑:“哦,是有这么一首,我都忘记了。”12 月 5 日,毛泽东致信田家英说:“‘钟山风雨’一诗,似可加入诗词集。”
这首七律诗,是纪念南京解放,庆祝革命胜利的不朽丰碑,是教育人民接受历史教训的谆谆告诫,是号召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战斗号令。
诗人以他特有的风格,起句即以雷霆万钧之势,彰显我军占领南京的强大声势:蒋介石惨淡经营了三个月的“千里江防”毁于一旦,“钟山风雨”来得迅猛异常。我军万船齐发,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直取南京,举重若轻。
南京这座历史名城,一旦归于人民,社会便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江山更加雄伟壮丽,广大人民慷慨而欢腾。
这时,诗人想到了远在汉代的典故,于是,他冷静地告诫人们:对于穷途末路的敌人,绝不姑息,要乘胜追击,彻底消灭,将革命进行到底。要吸取历史的惨痛教训,绝不能像西楚霸王一样,沽名钓誉,使革命半途而废,最后遭到失败的下场。表现了毛泽东深谋远虑的战略思想。
最后,诗人无限感慨,化用唐代李贺的诗句,慨叹南京乃至全中国,经历了许多年的黑暗时期,即使是老天,假若它有感情也会因悲伤而衰老。不过,一切事物都在发生变化,这是人世间的正常规律,犹如沧海变成桑田一样,旧社会的灭亡,新时代的到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有人说:毛泽东这首诗的前四句,懂得中国革命历史和具有诗词修养的人也许可以写得出来;然而后四句,却只有毛泽东这样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和哲学家才写得出来!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