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甚矣吾衰矣》赏析、写作背景、作者表达思想情感鉴赏

作者:辛弃疾 栏目:辛弃疾诗集 2020-05-12 22:34:26

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①。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②,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云云③。

甚矣吾衰矣④。怅平生⑤、交游零落⑥,只今余几⑦。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⑧?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⑨。一尊搔首东窗里⑩。

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注释

①邑中园亭:指作者当时所在铅山县境内的园亭。邑,县。仆,第一人称的谦称,作者自指。

②停云:停云堂,在铅山县东期思渡,作者闲居时常在此游息。相娱:使我高兴。意:猜想。援例:援例写一首《贺新郎》词。

③庶几:差不多。仿佛:好像。渊明“思亲友”之意:陶渊明写过一首《停云》诗,序里说:“停云,思亲友也。”

④甚矣吾衰矣:我老得多么厉害啊!《论语·述而》:“甚矣吾衰矣,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⑤怅:懊恼、感叹。

⑥交游:朋友。

⑦余几:剩下不多的意思。

⑧“白发”句:形容头发很长。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空,白白地。能令公喜,能使你高兴。《世说新语·宠礼》说王恂、郗超“能令公喜,能令公怒”。

⑨“我见”四句:妩媚,姿态美好。据《新唐书·魏征传》:唐太宗李世民说:“人言征举动疏慢,我但见其妩媚耳”。这四句把青山拟人化,写它有情有貌,并且物我两融。

⑩尊:酒杯。搔首东窗:陶渊明《停云》诗:“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11、江左:又称江东,即江苏南部一带,东晋、宋、齐、梁、陈等都以此为统治中心。沉酣求名:苏轼《和陶渊明饮酒》:“江左风流人,醉中亦求名。”

12、浊醪妙理:酒中妙处。杜甫《晦日寻崔蕺、李封》:“浊醪有妙理。”浊醪,即浊酒。古人酿蜜作酒,呈乳色,似浑浊。

13、“不恨”二句:《南史·张融传》载,张融曾说:“不恨我不见古人,所恨古人又不见我。”

14、二三子:指作者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以上两句,是作者感慨能了解他的人很少。

赏析

这首词的小序和正文中都提到“停云”,《停云》是陶渊明的诗,关于这首诗的主旨,虽然陶渊明开篇就说:“停云,思亲友也”,但应当不仅仅是思亲友,寓有作者知音难遇和壮志难酬的思想情感。辛弃疾以“停云”命名他的厅堂,特别是这首《贺新郎》,并没有描写“水声山色”,而是一肚子抑郁牢骚跃然纸上,显然他对《停云》原诗的理解也并非单纯地停留在“思亲友”这一层表面的意义上。此词所谓“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以及“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等,其中慨叹知音难觅和壮志难酬的起伏心潮已表露无遗。而结尾几句,称当今之世既无知己,只好尚友古人,引前贤为同调,可见辛弃疾对《停云》诗如此重视,甚至揣摩陶渊明作此时的感情和“风味”,正是由于他认为《停云》确有政治涵义,而非一般的思念亲友。有了这个基本理解,对于辛弃疾此词的主旨,也就能体会得比较清楚了。

这首词和上首《贺新郎》一样,多用典故,但也各有妙处,非为用典而用典。这首词中的用典有这样几点值得注意:第一,起结用《论语》,说明作者对孔子思用世之志是向往的,对孔子的不得行其道也是表示感慨和同情的。第二,由于典故中涉及的人物,全词所展示出来的社会背景是春秋末期、东晋和唐代安史之乱前后,这就使读者对辛弃疾当时所处的南宋的偏安局面自然产生联想。这样的手法比作者直接点明他所生活的社会和时代就更富有暗示性和启发性。第三,“思亲友”是《停云》和这首词的共同主题,但它不过是个“纲”,围绕这个内容,作者情不自禁地写出了他的万千感慨和起伏的心潮,这些感慨又始终是围绕着自己忧虑时事、自伤“吾道不行”、既不甘心与青山为邻又不得不与青山为友的矛盾心情来抒发的,这就深刻地揭示了辛弃疾和与他一样的志士忠爱国家而又横遭冷遇的不公平的命运。作者的抑郁和苦闷,在当世找不到知己,只能尚友古人,才能聊以排遣,才能获得心灵上的慰藉,这就写得更为深刻和沉痛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