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阅读理解

作者:陈与义 栏目:陈与义诗集 2021-03-16 16:52:01

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题解】

本篇选自《彊村丛书》本《无住词》。

陈与义(1090—1139),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南宋诗人。官至参知政事。以诗名世,亦工词。有《简斋集》、《无住词》。

临江仙,见前晏幾道词同调题解。此词为陈与义经过南渡的颠沛流离,到达南宋朝廷所在地后,抚今思昔之作。

 

忆昔午桥桥上饮(1),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2),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3)。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4)。

 

【注释】

(1)午桥:在洛阳城南。(2)长沟句:谓沟水带着月影悄悄流逝。(3)新晴:指雨后初晴时的月色。(4)古今二句:谓古往今来多少事变,只有付之夜半渔歌一唱罢了。

【导读】

上片是追忆洛中旧游。午桥在洛阳南,唐朝裴度有别墅在此。“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句,的确是造语“奇丽”。一种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宛然出现词人心目中。但是这并非当前实境,而是二十多年前浩如烟海的往事再现而已。刘熙载说得好,“《临江仙》‘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此因仰承‘忆首’,俯注‘一梦’,故此二句不觉豪酣转成怅悒,所谓好在句外者也。”(《艺概》卷四)

下片起句“二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一下子说到当前。两句中包含了二十多年无限国事沧桑、知交零落之感,内容极充实,运笔也极空灵。“闲登小阁”三句,不再接上文之意进一步抒发悲叹,而是直接去写,作者想到国家的兴衰,自己的流离失所,于是看新晴,听渔唱,将沉重悲愤的情感转化为旷达之情。

这首词节奏明快,浑成自然,如水到渠成,不见矫揉造作之迹。张炎称此词“真是自然而然”(《词源》卷下)。然“自然”并不等于粗露浅显,这就要求作者有更高的文学素养。

 

【思考】

在这首词中,作者的情绪前后有何变化?因何而变?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