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子的第一次初潮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女孩子的第一次初潮

青春期的孩子有了月经初潮这样的生理变化,于是,那位被称为“大姨妈”的每个月都会光顾她们,而肚子痛则是月经引起的痛经,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月经,又称作月经周期,是生理上的循环周期。育龄妇女和灵长类雌性动物,每隔一个月左右,子宫内膜发生一次自主增厚,血管增生、腺体生长分泌以及子宫内膜崩溃脱落并伴随出血,这种周期性阴道排血或子宫出血现象,称为月经。

现代女性月经初潮平均在12.5岁。绝经年龄通常在45~55岁。女性达到青春期后,在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控制下,垂体前叶分泌刺激素和少量黄体生成素促使卵巢内卵泡发育成熟,并开始分泌雌激素。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发生增生性变化。卵泡渐趋成熟,雌激素的分泌也逐渐增加,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又通过对下丘脑垂体的正反馈作用,促进垂体前叶增加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且以增加黄体生成素分泌更为明显,形成黄体生成素释放高峰,引起成熟的卵泡排卵。

今天上午我因为昨晚夜班正在家休息,突然被一阵门铃声惊醒了。开门后,看见孩子被一个女同学搀扶着送回家来了。只见孩子紧皱眉头,还小声地呻吟着,腰都直不起来。听女同学讲原来是孩子来月经肚子疼得厉害,所以老师让她把孩子送回家来,看得出孩子很痛苦,我也很心疼,请问我该怎样帮助孩子度过月经期的烦恼呢?

由于黄体分泌大量雌激素和孕激素,血中这两种激素浓度增加,通过负反馈作用抑制下丘脑和垂体,使垂体分泌的卵泡刺激和黄体生成素减少,黄体随之萎缩因而孕激素和雌激素也迅速减少,子宫内膜骤然失去这两种性激素的支持,便崩溃出血,内膜脱落而月经来潮。

月经又称为月事、月水、月信、例假、见红等,因多数人是每月出现一次而称为月经,它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另外,还有一些对月经的俗称,如坏事儿了、大姨妈、姑妈、好事、倒霉了等。

曾经有个孩子在上体育课时裤子渗出了血迹,由于大家对这方面的知识实在很少,班里的孩子几乎没有过这种经验,可怜那女孩就这样被大伙围着,连自己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还以为自己受了伤,最后急得哭了起来,后来还是老师帮忙解围。但是后来那位孩子变得很自卑,因为早熟,她在同学的眼里好像成了异类,每次来月经时总是偷偷摸摸像做贼一般。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一个孩子的初潮是很重要的时刻,作为父母,尤其是作为孩子知心朋友的母亲应该帮助孩子度过这个关键时刻。

小贴士

1.让孩子多休息

假如孩子有痛经的症状,母亲应赶快让孩子睡到床上,给她灌一个热水袋放在腹部,必要的时候可以取止痛药让孩子吃下去。同时母亲再用手揉孩子的下腹部,这样通常可以缓解孩子的痛经。

2.让孩子正确应对月经

许多孩子都明白,月经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是病态。不过,却很少有女孩用愉快的心情迎接它。孩子通常会抱怨“倒霉了!烦死啦!”母亲应引导孩子把月经看作值得高兴的事情,月经周期规律正常,是一个女孩的福音,是她健康和成长的标识。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将慢慢变成大人,担负起社会责任,不仅可以照顾到自己,还应照顾和体贴他人。让孩子懂得体谅母亲的辛苦操劳,想到为母亲或朋友分忧解难,以这种责任感的成熟心理面对每月的“好朋友”,会让孩子变得自豪而愉快,而且还可以减轻“经期紧张综合征”。

3.引导孩子了解经期生理、心理卫生知识

有的女孩在经期会出现规律性的症状,心烦意乱,容易生气或比平时更爱哭,孤僻多疑,喜欢生气,这与经期人体植物神经紊乱,造成雌激素的代谢及盐、水代谢紊乱有关。对于这些知识,母亲应该帮助孩子去了解,让孩子明白自己这种周期性的情绪波动属正常现象,有了心理准备,就会在克制和预防上取得满意的效果,就不会太过于烦恼。

4.教孩子懂得加强自我保护,注意经期卫生

告诉孩子经期不食生冷食物,注意保暖,特别是秋冬季节的脚部保暖。避免过度劳累,不下水游泳,上体育课必要时请“例假”,适当休息。假如出现腹部腰部绞痛,洗个热水澡或做一些温和运动,必要时去医院诊治。

5.引导孩子正确使用卫生巾

母亲要告诉孩子不购买菌群超标的低劣卫生巾,使用时应将底部的胶质贴紧在内裤上,防止身体活动时移位。若经血量多时可再套一条内裤,防止弄脏外裤的尴尬。经期需要经常更换卫生巾,避免细菌对外阴部的感染,用过的卫生巾不要随意乱抛,应用卫生纸包好再扔进垃圾桶。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