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的性格及内心变化
人是生活在各种人际关系中的,与人交往,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交往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特殊意义。心理学家指出:“人们总是希望有人与他进行交流,从而摆脱孤独与寂寞;希望参与具体活动,希望加入某一群体,并为之接纳,从而获得归属感。这样,快乐时有人与你分享,痛苦时有人为你分担,迷茫时有人给你指点方向,困难时有人给你帮助,忧伤时有人给你安慰,气馁时有人给你打气。通过交往,人们能够寻求心灵的沟通,能够寻找感情的寄托。”
小娜以出色的成绩考上了一所重点中学,可才上学没几天,小娜突然对妈妈说:“我不想上学了。”小娜是一个内向的孩子,不愿意与人交往,在她的记忆中很少与人主动打招呼,与同学关系比较好的也只有那么一两个,平时独来独往,显得很不合群。来到新的学校,一切对小娜来说都是那么陌生,她没有伙伴,感到自己备受冷落,认为自己不被别人喜欢,心里非常难过,小娜说自己似乎不是这个班集体的人,没有人理会自己。
当小娜说了自己的情况之后,妈妈也没多在意,只是鼓励说:“你要主动与同学交往,与他们交朋友。”过了一段时间,小娜仍然不与同学来往,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与同学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漠,她在日记里写道:“我感觉在学校里没有人可以了解自己、信任自己、帮助自己,孤独感和自卑感时刻笼罩着我。”妈妈也感觉到小娜情绪很不稳定,时而抑郁,时而焦虑,痛苦至极。情绪不稳定使小娜很难进入学习状态,成绩也急剧下降。看见孩子这样,妈妈很着急。
当心理医生给小娜做“我是什么样的人”自我评价的测试时,小娜只写出了三条自己的优点,其余都是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这些可以看出她对自己评价很低,缺少内在的自我价值感。通过沟通,心理医生了解到小娜的爸爸不喜欢女孩子,一直想要一个男孩,所以,爸爸从小到大都很少欣赏、鼓励、赞美她,正是爸爸重男轻女的偏见,造成孩子的自卑和痛苦,也间接形成了小娜的人际交往障碍。
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成年之后更容易获得成功。许多教育家也认为,学生时代的友谊会影响一个孩子交友的习惯、自尊心,其程度几乎相当于父母的关怀。如果孩子没有朋友,或者说不被同伴所接纳,那么,即便他后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他心里还是有一种不安全感和不满足感。
小贴士
1.利用互惠心理,引导孩子交朋友
一位心理学教授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群素不相识的人中随机抽样,给挑选出来的人寄去圣诞卡片。结果,大部分收到卡片的人,都给他回了一张。那些回赠卡片给教授的人,根本没有想过去打听这个陌生人是谁,他们回赠卡片的原因在于他们不想欠别人的情。
对此,父母可以建议孩子在朋友过生日时送份礼物,过年过节给朋友发一条问候的短信。教导孩子慷慨大方、殷勤好客,乐施小恩小惠给自己渴望结交的朋友,例如,帮对方做事、送礼物给对方、邀请对方看自己新买的书等。
2.为孩子制造结识朋友的机会
如果孩子经常是独来独往、缺少朋友,那么,父母可以为孩子穿针引线,制造一些结交朋友的机会。现代社会,孩子总喜欢独自一个人在家,自然不容易交到朋友。父母不妨做一个中间人,例如邀请朋友、同事或邻居的孩子到家里玩,让孩子热情招待他们。孩子们玩起来的时候,父母应回避,如果孩子玩过了头,父母应温和建议:“玩得太久了,要不约个时间下次再玩,好吗?”
3.引导孩子处理交际中的问题
孩子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时父母应留心观察,耐心地给予指导,如果孩子与朋友之间出现了矛盾,父母应及时了解原因,帮助孩子分析,引导他自己去化解矛盾、处理问题。
虽然心理比较自闭的孩子需要父母的引导,但是,父母也应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他在合理的范围内自己做决定,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在选择朋友方面,父母不要干涉太多,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