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型人格障碍的矫治
案例
孙霞又失恋了,这已经是她上大学来的第四次品尝失恋的苦果了。“我的命运真的很苦,缘分真是一个难以琢磨的东西……”她泪眼婆娑地向同寝的姐妹们诉说着这场恋情的终结。说实话,孙霞从外表看,还真是一个风姿绰约的女孩,这使她一入这所本地的师范大学,就收到许多小男生递的纸条。她也和其中的一些人有了交往,但不多久她就又形单影只了。这次又是,她的男友是一个很老实的男孩子,他俩刚开始处的时候,大家都说他俩性格互补,肯定能长久。但孙霞与之处了不久,便不能忍受那种平淡的恋爱生活,总要寻机滋事,情绪极不稳定。动辄发怒,要男朋友整天陪伴她,稍不如意就大发雷霆;高兴时认为与男友是天生的一对,感到称心如意;可不久又辱骂男友是个窝囊废,认为与男友是一见钟情,缺乏深入的了解,想提出分手又犹豫不决。不仅如此,在男友实习期间,她又打扮得花枝招展,在校内舞厅内招风引蝶,耐不住寂寞。男友知道了这一切,这一次,这位老实的男生也不能原谅她了,他提出了分手。
“他其实是个不错的男孩,可是我也没什么呀,我只不过想寻求一下别人的注意,并没做什么过格的事啊!”孙霞一边流着泪说着,一边用眼角偷偷地瞟着大家,看别人是否在看她。
“你呀,太想寻求别人的注意了,可生活不是在演戏啊。”同室的大姐忍不住批评了她。是的,生活不是在演戏,可是,在生活中,我们却发现有些人像孙霞那样,把现实当做了舞台,做事做作,情绪表露过分,总希望自己成为他人的注意中心。这类人就是具有癔症型人格的人。
分析
癔症型人格,又称歇斯底里型人格或戏剧型人格。具有这种人格的人就像“人来疯”的小孩子,他们总想博得别人的注意、赞许。他们喜欢自我炫耀,言语表情动作过分夸张、做作,为了引人注意,他们不惜损害身体和不顾个人尊严,当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他一身时,他会心花怒放;反过来当他人占据舞台中心时,便会伤心难过,立刻萎靡不振。他们的情绪多变,不真实,因而难以有实心实意的长久朋友,所交的朋友大多只能维持一时之欢。
具有这种人格的人在与异性交往方面往往表现出挑逗、勾引的色彩。他们常常视别人为达到自我目标的手段,玩弄多种花招使人就范。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惟我独尊,可是又有很强的依赖性,过分要求别人,并容易接受暗示。另外,癔症型人格者虽不擅长内在的慎思与逻辑和理性的思考,但常有罗曼蒂克的幻想和奇思。
癔症型人格障碍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但人们对于其产生的原因却没有统一的看法。一般而言,这种人格障碍应追溯到患者的早期家庭教育。如果在家庭中父母溺爱孩子,使孩子受到过分的疼爱,造成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不符,心理发展严重滞后,停留在少儿期的某个水平,因而就表现出癔症型人格特征。另外,患者心理常有的暗示性和依赖性,也可能是本类型人格产生的原因之一。
舞台上的表演可以赢得观众的掌声,而生活中融入太多的表演却招人唾弃。生活不同于舞台,它需要更多的不是张扬,而是含蓄,因而,癔症型人格的人应找些办法来克服自己的表演性,我们的孙霞也就不会再有第五次失恋了。
1.自我调整法。癔症型人格的人情绪表达太过分,旁人常无法接受。其情绪表达总是给人一种“装出来”的感觉。所以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做一番调查,听听他们对这种情绪表达的看法。对他们提出的意见,千万不要反驳,要心平气顺,这些情绪表现哪些是有意识的,哪些是无意识的;哪些是别人喜欢的,哪些是别人讨厌的。对别人讨厌的要坚决予以改正,而别人喜欢的则去表现,强度上力求适中。对无意识的表现,可将其写下来,放在醒目处,不时自我提醒。此外,还可请好友在关键时刻提醒一下,或在事后请好友对自己今天的表现给予评价,然后从中体会自己情绪表达过火之处,以便在今后适当控制,达到自然、适度的效果。
2.除了情绪上的自我调整,癔症型人格者还可以用暗示法进行自我纠正,如患者可以经常暗示自己“不要太激动”、“不要出风头”、“不要自作多情”等等。另外,还可采用想象的方法,当情绪波动和烦恼时,多想些快乐的事,用以解脱烦恼。还可以听听音乐,转移一下注意力。总之,学会控制自己,学会情绪调节。
3.升华法。癔症型人格的人有一定的艺术表演才能,如果让他们把兴趣转移到表演艺术中去,可把生活中的表演移到舞台上,那么,他们原有的淤积能量就会在表演中得到升华。事实上,许多艺术表演都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为了使观众沉浸到剧情中去,表演中必须用自己的表情、语言去打动他们。从这个意义上讲,癔症型人格的人投身于表演艺术是一条很有效的自我完善之路。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