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东征(公元前1041~前109年)
公元前1041年至前1039年,周公(姬旦)在中原地区平定管叔、蔡叔和武庚的叛乱,并征服东方反周各方国的战争。
周武王死后,子成王姬诵继位。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摄政,代行王事。管叔(封地今河南郑州)、蔡叔(封地今河南上蔡一带)对此不满,串通武庚(商纣王之子,封于沫,今河南淇县)公开叛周,并联合徐(今江苏泗洪东南)、奄(今山东曲阜东)、薄姑(今山东博兴东南)及淮夷等东方各小国共同反周,致新生的周朝陷于危急之中。为巩固统治,周公在安定好内部后,于成王二年(公元前1041年)率军东征。历时三年方取得胜利。
第一阶段是平定管叔、蔡叔及武庚的叛乱,进军叛乱策源地的旧商王畿地区。周公率军由雒邑(今河南洛阳)出发,自率主力直趋鄘和沫,另派一部兵力攻东(今河南濮阳西南)。作战进展极为顺利,很快击败叛军。斩武庚、囚蔡叔,并放逐了胁从的霍叔,彻底平定了叛乱,为东征胜利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是征服徐和淮夷各小国。周公用辛公甲“大难攻、小易服,不如先服众小以劫大”的建议,决定先击东南分散的小国。由于淮河下游河流湖泊甚多,战车行动受限,步兵为主的淮夷各小国在长期与商纣王对抗中,已具有一定的战斗力,因而经过二年的作战,才基本上征服了徐和淮夷诸方国。这一阶段,“凡所征熊盈族十有七国”。
第三阶段是消灭实力最强的奄和薄姑。平定了武庚、征服了淮夷后,在战略上已构成对奄的包围态势。当周公转军北上、近迫奄都时,奄君在强大的军事威慑和政治攻势下,被迫投降;东方的薄姑等诸方国也随之归附。
周公东征,“灭国者五十”,摧毁了商在东方的残余势力,使周的疆土东扩至海。为巩固胜利,成王封武王幼弟康叔于沫、国号卫,封周公之子伯禽于奄、国号鲁,封姜尚之子丁公于薄姑、国号齐。并将大批商贵族和遗民西迁至雒邑,同时在雒邑营建东都,驻屯8师军队,作为控制中原及东方的战略基地和指挥中心。
西周铜戈
商代军制简表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