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三秦魂·汉中之旅·午子山·陕南“小华山”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赫赫三秦魂·汉中之旅·午子山·陕南“小华山”

午子山位于汉中西乡县堰口镇,为巴山余脉。巴山宛然至此,忽被大小两峡截为三峰,居中之主峰即有陕南“小华山”之誉的午子山。

传世芳名

午子山,又名武子山、母子山、午子观。这些芳名都有一番来历。

相传远古时代,这里是片大海。有段时间,大海由一条孽龙掌管,将各个水域闹得天昏地暗。玉皇大帝遣天兵天将前来收服,不料被孽龙喷水击败。王母娘娘献“废海斩孽龙”之计,命开山神于午时劈开大海东侧之山,引水入东海。到半夜子时,海水即退掉一半。孽龙眼看无处安身,即横过身躯堵住山口。开山神以为山口长住,便又于子时按天的方位,从午位和子位猛砍两斧,当下将孽龙变为三截。翌日,大海干涸,开山神斧砍之处即为现大小两峡,孽龙三截僵尸成三峰。为纪念开山神斩龙之功,人们以其开山、砍龙的午时子时及孽龙被砍的午位、子位的两层意思,将主峰取名午子山。

武子山之名,得于殷商时代。相传那时午子山前后为商之一部落小国。部落王仁爱,老百姓忠厚,颇若世外桃源。不料有一年,商纣王向午子山部落索取美女和虎皮狐裘,部落王不从,便遭纣王大军围剿。一名叫武子的壮汉率领午子山人与贼军展开殊死搏斗,最后壮烈牺牲。后人为纪念武子,便将午子山改名武子山,并立碑刻石于山顶,每年三月三全部落人皆上山祭奠武子。

母子山一名和西汉戚姬母子有关。戚姬,即刘邦爱姬戚夫人,传为刘邦被项羽封为汉中王,前往赴任途经西乡时所娶。戚姬美丽贤慧,又得一子如意,深得刘邦宠爱。戚姬为保如意平安长命,年年清明到午子山朝拜。刘邦即在午子山为其修一梳妆台。据说午子山满山的白皮松,即是戚姬一次梳妆时,狂风刮翻粉盒,白粉飞至树干所染就。现山上仍有梳妆台遗迹。戚姬的得宠深为吕后所嫉。太子刘盈,为吕后所生,生性柔弱,刘邦几次欲立如意,这使吕后更恨戚姬。刘邦死后,吕后专权。除枉杀功臣外,亦对戚姬母子加以迫害。她先下诏,削去戚姬宫冠,将她打入宫内米房,让其天天舂米。戚姬苦不堪言,又想念远在赵地为王的如意,自编泪歌曰:“儿当王,母遭殃,世道黑暗太炎凉;老天快快把眼睁,叫儿回来救救娘……”吕后闻之,倍加仇恨。乃下诏如意回京,在长安宫中以毒酒将其毒死。接着又对戚姬施以酷刑:剁其手足,割耳挖眼,下药使之聋哑。然后当作“人猪”扔进厕所,并叫她儿子汉惠帝刘盈前往观看,以教唆刘盈像她那样心狠手毒。刘盈看后,气愤填膺却又奈何母亲不得,便装病不理朝政。消息传到戚姬家乡,百姓无不切齿痛骂吕后。随后,人们将戚姬的尸体葬于午子山前故里,并将午子山更名为母子山。后世还建有祭奠戚夫人的“娘娘暖阁”。对此传说,人或有疑问:史载戚姬为定陶人,且陕西洋县城西戚氏村亦有戚氏墓,究竟何处为真?郦道元《水经注》及《续修陕西省通志稿》、《汉中府志》、《西乡县志》、《西乡县胜迹录》等都记载说,戚姬为西乡县城南二十五里人,故里有“戚夫人”墓。

午子观一名的出现和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孙子汉中王张鲁有关。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张鲁则把汉中治理得井井有条。他在治理汉中的过程中,大力宣传他的灭师道教,并在汉中所属名山,包括午子山修建了道观,供太上老君和张道陵神位,让教徒每年三月三和九月九日上山朝拜。从此午子山即成道教胜地。此后,历代多有增修。先是陆续在山脚、山腰、山顶增修了底观、腰观、顶观(亦名下观、中观、上观)。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重建顶观正殿诩圣保真君殿、药王殿、福寺殿等。明孝宗弘治十年(1497),重修底观圣水观、玉皇殿、东岳殿、丰都殿,并由底观至顶沿山道铺砌石阶,形似云梯。明武宗正德二年(1507),重修腰观的泾洋宫、三清殿、三官堂、四圣宫,并沿土寨立碑十余通。明正德七年(1512),增建顶观的寝宫、雷祖殿、元祖殿、后寨门、紫金城(又名铁城,城围面积千余平方米)。清雍正十一年至乾隆十年,又翻修各殿、小庙及石阶。因午子山道教事盛,久而久之,午子山又叫成了午子观。可惜,现除顶观尚存部分建筑外,皆已毁圮。

三大美景

午子山山势雄奇,风光绮丽。明崇祯时吏部尚书李遇知有《午子山》诗云:“飞登千盘漫陡巅,振衣冉冉白云边。上方灵气谁能识?身到烟霞便是仙。”民间亦有歌谣云:“西乡有座午子山,搭把椅子能上天。有心登至山顶上,可同玉皇谝闲传。”

午子山诸多景观中,以午子朝霞、圣水灵潮、龙洞飞泉为最。其中午子朝霞、圣水灵潮,还在西乡八景之列。

因午子山山高多烟云,且树木又特别葱郁而富有生气,故每当晴天旭日东升彩霞飞空时,午子山景色格外迷人,故有“午子朝霞”之美称。民间传说,山上原有豺、狈二精为害生灵,太上老君用他的炼丹炉铸造了万把斩妖剑,在一日清晨太阳出山时,一齐刺向林中的豺、狈二精。正是那万剑飞出的道道霞光,形成午子朝霞的美景。

龙洞飞泉,又名龙泉瀑布。传说早年西乡所有水域,统由一条龙主管。它执政清廉,布雨及时。可是他死后,除老大外,其余九个儿子都耽于酒色。一年大旱,老大为救万民,领着穿山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新开二洞,第一个即今之鱼洞,第二个即今之龙洞。该洞深不可测,烟雾笼罩。霖雨来时,泉水奔流,倾泻似瀑,遂成龙洞飞泉之壮观。没想龙洞既成,他的弟弟,那些懒龙们便一齐涌进洞里享福,将布云播雨的任务忘得干干净净。百姓气愤至极,纷纷赶到龙洞投石击懒龙。懒龙们身受石击,疼痛不已,便口啧水柱。受石越大疼痛越甚,啧的水柱亦就越大。于是,此处又有一奇观:游人投石击水,水啧成柱,投石愈大,水柱越高。

圣水灵潮,为午子山侧小峡龙泉之奇观。该泉水自石穴涌出,一日三潮,水随潮溢减,潮起水浊,潮息水清,故谓之“圣水灵潮”。此景相传与虞舜的好友善卷有关。善卷才智超群,为人厚道。他认为舜杀大禹之父鲧不尽人情,便外出遍游名山。至午子山,为奇景所迷,便隐居于此。舜常来此看望善卷,年老时还想禅位于他,但善卷坚辞。一年西乡大旱,善卷在小峡处挖出泉眼,却不料它一夜之间变成洪流,反而造成水灾。善卷和百姓投石填洞,但无济于事。善卷深感惭愧,便舍身堵洞。适逢大力神路过,以一大石盖住洞口。洪水被制服,可浇地又不够。百姓又祈求善卷在天之灵再予帮助。善卷便以嘴呼吸泉水,呼即多出,吸则少出。呼时用力,海底泥沙泛起,故水浊;吸时,泥沙渐沉,水即清。百姓见泉水大小自如,清浊有序,便杀猪宰羊祭祀善卷神灵。善卷亦抛弃仙位,永居泉内为民兴利。他在泉内一天呼吸三次,泉水便每日三潮。人们为感激善卷恩德,便将善卷当年隐居处取名仙人坪,把他和舜常游憩的大小峡称圣水峡,把小峡泉水称圣水灵潮。

除了三大美景外,午子山还有不少具有特色的景观:郁郁葱葱的白皮松林树皮形如鱼鳞甲壳,绿叶银杆,千姿百态,情趣横生,且山阴处反倒格外茂盛俊秀;山顶药王殿内有药王孙思邈塑像,殿外有两棵高大古药树,枝叶繁茂,绿荫如盖,记载着孙思邈为民造福的功绩,寄托着一代代人民对他的思念;殿内尚有明嘉靖时铁铸无头佛像一尊,传为当年仿照一“骚和尚”被砍头的模样所铸;午子山左侧山峰名飞凤山,传为凤凰仙女所变,其上有凤憩亭,原为仙女初到午子山时率百鸟鸣唱之处,山下临河石崖有“飞凤山”三个遒劲大字,传为蜀汉大将张飞以丈八长矛所刻;另有“虎头崖”摩崖大字,传为当年掣伏白虎星的凤儿用扁担尖腾空而写。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