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吴越曲·苏州之旅·东坡祠堂·丁蜀古镇忆东坡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悠悠吴越曲·苏州之旅·东坡祠堂·丁蜀古镇忆东坡

丁蜀镇东临太湖,三面环山,为江南名镇。闻名世界的丁山紫砂陶就出产在这里。丁蜀镇由丁山、蜀山、易渡三处合并而成,丁山原称鼎山,为书写方便改称今名;蜀山原名独山,易名却因为宋代大文学家苏轼

北宋元丰年间,苏东坡曾三次来到宜兴,对阳羡山水怀有眷恋之情,尤其是独山峰峦如黛、清溪萦绕,使他发出“此山似蜀”的感慨。他在《桔颂》中称,要在这里买一小园,种植桔树以度晚年。他的“买田阳羡吾将老,聊从初只为溪山好,往来一虚舟,聊从造物游”词句表明他乐不思蜀、终老江南的愿望。后因仕途坎坷,苏轼的愿望终于未能实现,宜兴人为了纪念他,就将独山改名“蜀山”,并在山南麓东坡讲学处建造“似蜀堂”。似蜀堂又称“东坡祠堂”,已有八百五十多年历史。明天顺年间,宜兴人工部侍郎沈晖在“似蜀堂”周围扩建“东坡书院”,占地30多亩,有讲堂六楹,中立苏轼像,每月朔望讲学,每逢东坡诞辰都要举行纪念活动。

现存的东坡书院,屋宇四进,前有小河,名“书院浜”。大门有舒同所书“东坡书院”题额,进门一条砖石甬道,右坡为“石牛池”,中有怪石如牛,池水来自蜀山,终年不竭。大道上有小石拱桥,两旁为“砚池”,左为新建碑廊,陈列历代碑刻九方,为明李东阳、徐夔等手书。第一进面阔七间,前左右有石鼓墩。西面两间保留匾额三块:一为清翰林院编修、吏部侍郎周家楣手书的“东坡买田处”,一为清浙江巡抚任道榕手书的“讲堂”,一为清道光年间江宁布政使杨能格手书的“似蜀堂”。第一进与第二进倚东墙有屋二间,栋梁窗格极其讲究。第二进是主建筑七间,悬三块匾额,是前三块的复制品。大厅宽敞,可容三四百人,檐下斗拱,东西枋上雕云鹤、卷草,中枋刻人物画像,中间神座,朱漆贴金,出于名匠之手。正墙嵌碑刻七块,皆清代重修书院时所刻。东为三间二层楼房,西边二间是“湖山拱秀厅”。第三进建筑古朴,前部原为讲堂,后部为“似蜀堂”。由此上行,地势渐高,第四进原是七间楼房,登楼可见市镇全貌和太湖远景。

宜兴闸口乡永定村,还有元丰七年苏东坡手植于邵氏庭院的“西府海棠”,又称“东坡海棠”,每逢春日花开绝胜。斯人已去,花树犹存,阳羡山水也似乎因苏轼的倾心喜爱而倍添风彩。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