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燕赵歌·保定之旅·直隶总督署·一座总督署半部盛衰史
在保定市区,有一座至今保存完好、规模较大的清代地方衙署建筑群——直隶总督署。如今,这样完整的总督署在全国已不多见。
直隶总督署建筑群落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记录了自雍正二年(1724)至宣统三年(1911)清朝覆亡共一百八十七年的大半部清朝的历史,是清王朝由盛到衰以及地方机构变革的历史见证。清朝中晚期,由于阶级矛盾不断激化,南方数省经常发生农民起义,加上外国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威胁着北京的安全。被称为“北京南大门”的保定是京城南面的第一道屏障,因此,直隶总督大都由清朝的重臣担任和署理。如道光、咸丰年间的琦善、桂良,同治年间及以后的宗厚、曾国藩、李鸿章、荣禄、袁世凯等。
河北保定直隶总督府
直隶总督衙署的建筑结构和布局受北京皇宫的影响较大,主体建筑大都放在南北向的中轴线上,东西两侧各有一路对称性的辅助建筑,由南往北依次为大门、仪门、大堂、二堂、官邸、上房,并配以东西耳房、厢房等。整个建筑南北深220米,东西宽130米。进入总督署大门后便是仪门,这是迎宾送客的地方,仪门内有约长60米的甬道通向总督署大堂。大堂即正堂,有正房五间,是总督举行重大政务活动的地方。按照清制,总督一般不直接审理民刑案件。大堂两厢建有耳房九间,按朝廷六部规制,分设吏、户、礼、兵、刑、工六个吏房,办理各种书牍事务。由大堂穿厅进入二堂,这里也是五间正房,是总督会见外地官员、召集僚佐议事的地方。由二堂再向里走,便是内院,这里有官邸和上房两进院落,均为正房五间,左右各有耳房二间,厢房三间。官邸,清代又叫“签押房”,是总督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上房即为总督及其眷属的居住之所。直隶总督衙署的修建规模和式样严格按照清政府有关省级衙署的规制,主体建筑和耳房、厢房结构合理,布局错落有致,庄重典雅,门楣隔扇古朴大方,院内曲径通幽,古树常青。如今,直隶总督衙署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将在此修建博物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