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以利动,以退为进》三国谋略智慧大全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兵以利动,以退为进》三国谋略智慧大全

黄初年间(公元220—226年),王肃为散骑黄门侍郎。太和三年(公元229),王肃任散骑常侍。太和四年(公元230年),大司马曹真率军大举征蜀,王肃上疏说:“从前的志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从千里外来运送军粮,士兵都会面有饥色;等到临时去打柴,然后再做饭,军队就不会常有饱饭吃。’这说的还是在平路坦途上行军时的情况,更何况对于那些深入险阻、须要凿路而后才能前进的士兵来说,他们所付出的辛劳必定比在平原行军的更要辛苦百倍。如今又加上连月霖雨,山坂上峻峭陡滑,军众互相挤迫无法展开,粮食又悬远难以继续,这些都是行军者的大忌。听说曹真率军出发已超过一个月了,而所行才只有半段子午谷的路程。治理开凿道路的工程,需要战士们悉数参加。这样,贼兵就恰好得以以逸待劳,这也是兵家素来所忌怕的。说到前代,则有武王九年伐纣,出关观兵于孟津后返回的故事;论到近代的事,则有太祖武帝、高祖文帝南征孙权时,兵临长江却不能渡过江的情况。这些难道不是所谓顺应天心、知晓时务、通于权变的佳证吗!众百姓都知道,圣上是因为雨水作难、艰巨难行的缘故,才让大军暂时退回休息的。目的是为了等日后另有机会时,再乘机驱使运用他们。这就是所谓的为了取悦于民而让圣上自己犯难,将来民众是一定会舍生忘死报效陛下的。”于是朝廷就撤回了征蜀的部队。

用兵作战,有利则动,无利则止,此为兵家戒律。以退为进,退即有利,虽在眼前并无所取,但利在未来。王肃尽管不掌兵权,书生之论却有真知灼见,曹真不知兵,也由此可知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