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依道义,借风行舟》三国谋略智慧大全
当时,曹操提议恢复肉刑,下令说:“哪里有通晓事理、了解古今的君子,让他评议这件事呢?以前大鸿胪陈纪认为死刑更可以表示仁慈、恩泽,正是说的这件事。御史中丞陈群能否对你父亲的理论加以发挥呢?”陈群回答说:“臣父陈纪认为汉朝除去肉刑而增加笞刑,本来是提倡仁慈、恻隐之心,而死的人更多,正是所谓名义上减轻而实际加重了。名义上轻了,人民更容易犯罪;实质上重了,就更伤害人民。《尚书》上说: ‘要慎重对待五刑,以成就三德。’《易经》上写了劓、刖、灭趾的方法,借以辅佐政治,帮助教化,惩罚坏人、去掉诛杀。而且杀人抵命,符合古代法制; 至于伤人,或者残害身体、剪下毛发,是不合情理的。如果用古代刑法,使淫乱的人下蚕室,将盗窃犯砍掉双脚,那就永远不会有淫乱和行窃的不法行为了。古时刑法三千条,虽然不可全部恢复,像以上这两条,正是当前社会上的严重问题,应该先行采用。按汉代法律所杀的十恶不赦的罪犯,是仁爱所不能达到的,其余刚及死罪的,可以使用肉刑。这样,受肉刑所失去的和保全性命所得到的就平衡了。现在用鞭打致死的办法代替不杀的刑法,这是重视人的肢体而轻视人的身躯性命了。”当时钟繇与陈群的意见相同,王朗及其他参与议论的人大多认为不可施行。曹操很同意钟繇、陈群的意见,但由于战争尚未停止,考虑到大多数人的意见,所以暂且搁置下来了。
陈群转任侍中,兼任丞相府东西曹掾。在朝无偏颇厚薄,很重名节,不用不正当的手段对待别人。曹丕为太子时,对他非常敬重,用朋友的礼节对待他,常常叹息道:“自从我有了颜回,门人对我一天比一天亲近。”文帝继承魏王位后,封陈群为昌武亭侯,调任尚书。制定九品官人之法,就是陈群建议的。文帝登上帝位之后,陈群被提升为尚书仆射,加领侍中,又转任尚书令,爵位提升为颍乡侯。文帝征讨孙权,到达文陵,令陈群兼任中领军。文帝返回时,授予陈群符节,让他统率水军。文帝回到许昌后,任命陈群为镇军大将军,兼任中护军,总领尚书事物。文帝卧病,陈群与曹真、司马懿等人一道接受遗诏辅佐朝政。明帝继承帝位后,进封陈群为颍阴侯,增加食邑五百户,连同以前所封的共一千三百户,与征东大将军曹休、中军大将军曹真、抚军大将军司马懿都可开建府署、自选属官。不久,陈群任司空,照旧总领朝政。
此时,曹叡刚开始亲理朝政,陈群上疏说: “《诗经》称 ‘只要效法文王,万邦都会信任你’;又说 ‘首先在妻子面前作榜样,然后在兄弟之中作榜样,再推广到治理整个宗族和国家’。治理国家之道从身边开始实行,可以影响整个国家。自从大乱以来,战争未曾停止,老百姓不了解国家政教的根本,恐怕它已经衰颓到了极点。陛下正处在我们大魏兴盛之时,继承太祖、高祖的功业,天下老百姓向往最美好的政治局面,只有推崇德治,广施教化,体恤百姓,那么人民就幸运极了。而臣属们随声附和,不辨是非,是国家极大的祸患。如果不和睦就会出现敌对的派别,出现了敌对的派别就会无根据地进行诋毁或称颂,无根据地进行诋毁或称颂,事情的真假就会失实,对此不可不严加防范,应该采取措施将其源流堵塞。”
后来曹叡的女儿曹淑逝世,曹叡追封谥她为平原懿公主。陈群上疏说:“寿命长短是命中注定的,存亡是有定数的。所以圣人制订礼法制度,有的加以限制,有的却有放宽,以求适中。孔子有不修治在防地的父母合葬坟墓的节俭做法,延陵季子将儿子安葬在外乡赢、博之间。圣人的行为合乎天地的法则,永远垂范后世。又古人说‘在大的节操上不超越界限’,这是由于行动要成为后世师表的缘故。八岁到十一岁的孩子死了,没有丧葬的礼仪,何况尚未满月的孩子,却用成人的礼节送葬,特地缝制丧服,满朝官员穿着白衣,早晚哭奠死者,从古以来,没有这样的情况。而且皇上还亲自去观察陵园,亲自参加祭祀路神和将灵柩升载车上的仪式。希望陛下放弃这种无益有害之事,只管听凭群臣送葬好了,请车驾不要去,这是天下人民最大的希望。听说陛下打算去摩陂,实际上到许昌,太后宫和皇后宫上下人员,全都东行。朝廷大小官员,无不感到惊骇、奇怪。有的说陛下想借此避灾,有的说陛下准备在方便的地方迁移宫室,还有的说不知道什么缘故。我认为吉凶自有天命,祸福则靠人事,移徙住处、以求平安,这不可能得到益处。如果一定要移居避灾,那么修缮好金墉城西宫,以及孟津别馆,都可以暂时居住。无需把整个皇宫的人暴露在旷野露天之下止宿,以免蚕农在大忙季节时停止工作或遭受损失。如果吴、蜀二地闻知此事,还以为是皇上驾崩。加上移徙所费,不可计算。而且吉士贤人,碰上盛衰变化之际,处在安危无常之时,也能坚持正道、相信天命,不靠迁徙家室以求安宁。乡邑百姓受其影响,不生恐惧之心。何况帝王是万国之主,静则天下安宁,动则天下扰乱;一举一动,怎么可以轻率从事呢?”曹叡不听。
当初,在曹操那个时候,刘廙因弟弟参与魏讽的谋反,应当斩首。陈群向曹操谈了自己的看法,曹操说:“刘廙是个名臣,我也想赦免他。”于是,恢复了刘廙的职位。刘廙深深地感激陈群,陈群说:“讨论刑罚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私人,并且这是明主的意见,我知道什么?”他处事坦率、大度、不自夸,都像这一类事情。青龙四年(公元236年),陈群逝世,谥为靖侯。他的儿子陈泰为继承人。曹叡追思陈群的功德,分取陈群的食邑,封他一个儿子为列侯。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