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乱掩击: 曹操击走张鲁》三国谋略智慧大全
七月,魏公曹操抵达阳平。张鲁准备以汉中为代价投降曹操,他的弟弟张卫不同意,率部下数万人凭借关隘抵抗,在山上横向筑城十余里。当初,曹操听信了凉州从事及武都投降过来的人的话,说:“张鲁容易被击败,阳平城外的南、北山相距很远,无法防守。”便相信了。等他亲自实地观察后,发现不像那些人说的那样,因而感叹地说: “别人的揣度,很难令人满意。”攻打阳平山守军时,山势险峻难登,一时难以攻取,士兵死伤很多,军粮也快用尽。曹操心情沮丧,便准备布置断后撤军而回,派大将军夏侯惇、将军许褚喊回攻击的战士。此时,前面的军队在夜间迷路,误入张卫下属军营,张卫的士兵大惊溃散。侍中辛毗、主簿刘晔等人在迷路士兵之后,对夏侯惇、许褚说:“我军已经占据了敌人的大营,敌人已经溃散。”夏侯惇等人还不信。夏侯惇目睹后,回去报告了曹操,继续进兵攻打张卫,张卫等人深夜逃走。
张鲁听说阳平已被曹军攻陷,要投降。阎圃说:“现在因为受到曹军压力而被迫投降,一定会受曹操轻视;不如通过杜濩投奔朴胡,抗拒曹军,然后再归顺,必然受到重视。”于是逃奔南山进入巴中。张鲁部下要全部烧毁宝物和仓库,张鲁说:“本来我们准备归顺国家,而这样的意愿还没有转达上去。如今离开这里,只是为了躲避大军的锋锐,并没有恶意。宝物仓库,本是国家所有。”于是,把府库封存以后,张鲁等人才离去。曹操进入南郑,对张鲁的作法非常赞赏。又因为张鲁原本有善意,派人前往安慰晓谕。
丞相主簿司马懿向曹操建议: “刘备靠奸诈打败了刘璋,蜀人还没有归附他,他却去很远的地方争夺江陵,这是个不能失去的好机会。现在,我们攻克了汉中,益州受到震动,此时进兵攻击,刘备的势力就会瓦解。贤明的人不能违背天时,也不能错过良机。”曹操说:“人都是苦于不知足,既得到陇地,又眼望着蜀地!”刘晔说:“刘备,是杰出的人物,做事有章法,但是缓慢;取得蜀地时间不长,蜀人还难以为他所用。我们刚刚攻取汉中,蜀地之人受到很大震动,非常恐慌,形势异常混乱。以主公您的英明,趁其极度混乱率兵压境,一定能攻克蜀地。如果稍有迟缓,诸葛亮擅长治国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地人民安定下来,据守险要之处,我们就很难进攻了。现在不去攻取,终将成为我们的后患。”曹操没有听从这些建议。七天后,蜀地来降的人说:“蜀中上下一天发生数十次惊恐,守将虽然以斩杀来弹压,仍然安定不下来。”曹操问刘晔:“现在还能进攻吗?”刘晔回答: “现在蜀地已初步安定,不能再进攻。”于是撤军。任命夏侯渊为都护将军,率领张郃、徐晃等人守卫汉中; 任命丞相长史杜袭为驸马都尉,留下掌管汉中的事务。杜袭采取怀柔政策,开导汉中的人民,百姓自愿迁徒到洛、邺两地的有八万余人。
实地考察,掌握实情,对于决策十分重要。曹操击张鲁,若不发生偶然情况,将无功而还。
司马懿精通韬略,主张乘刘备人心未附,立足未稳,根基未固,远争江陵之机,乘胜进军,攻夺益州。不可违逆时势、不可坐失良机,是韬略家的基本原则。刘晔更具体地指出,若不速攻,诸葛亮发挥治国之才,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蜀民稳定,据险而守,将后患无穷。
曹操见不及此,未能攻蜀,失去了一次良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