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不背本,杀身成仁》三国谋略智慧大全
曹操在雍丘包围了张超,张超说:“我只靠臧洪,他定会来救我。”
大家以为袁绍、曹操正在要好的时候,而臧洪被袁绍荐用,必然不会败坏友好招致灾祸,远来这里救援。
张超说:“子源,是天下的义士,是绝不会背弃根本的,只怕他受到控制,不能及时赶到。”
臧洪听到张超被围的消息,果然赤脚号哭,同时调遣自己带领的部队,并向袁绍请求调派兵马,想要救张超,而袁绍终于拒绝了。于是张超便被灭了族。臧洪由此怨恨袁绍,绝不和他来往。
袁绍出兵包围了他,经过一年的时间攻打不下。袁绍叫臧洪的同乡人陈琳写信给臧洪,说明利害,责备他忘恩负义。臧洪回信说:
久别相思,日夜动情。幸好我们相隔不远,但是由于志向不同,不能相见,这种悲痛之情,心中难以忍受! 前些日子承您不弃,屡次来信,叙述利害祸福,于公于私都恳切之至。我之所以没有及时回信,既因为才疏学浅,不足以回答您的责问; 也因您携带家小,投奔了我的旧主人,我们都是家居东州,但现在我已成为了您的仇敌。以我这样的处境事奉故主袁绍,即使披露真情,坦露肝胆,还是会被疏远而认为有罪,说得再好听也会被责怪,真是自身难保,又怎么能顾念他人呢?况且凭您的才学,读尽了典籍,难道还不明白大道理,不了解我的志趣吗! 然而您还反复如此劝说,所以我知道您说的话,的确不是出自本心,不过是想使我免于祸患罢了。如果一定要搞清长短利弊,明辨谁是谁非,而论列是非的议论,充斥天下,陈述将会更不清楚,不说也没有什么损害,说了会伤害感情断绝友谊,这不是我忍心想做的,所以放下纸笔,一句话也没答复。也希望您能够深深地体谅我的心意,知道我的主意已定,不会再改变了。这次又收到您的来信,引用古今事理,写了满满六张纸,虽然我不想作答,怎么能罢休呢?
我只是一个小人物,本是为了谋生而在外奔走,能够在冀州窃居一个职位,实在是主人袁绍待我恩情深厚的缘故,我难道会乐意出现和他刀兵相见的事吗?每当登上城楼部署军队的时候,望见主人的旗鼓,有感老朋友您的周旋,抚摸着弓弦拿着箭杆,禁不住泪流纵横满面。为什么呢?自以为过去辅佐主人,没有值得后悔的事情。主人对我,也超过了我们的同辈。当初接受任命时,自以为深明国家大事,共同尊奉朝廷。哪知道天子不高兴,豫州因此受到了攻击,郡将遭到牖里那样的危险,在陈留实现了创建联军共讨董卓的计划,但计划被搁置,丧失了忠孝的名声,现在扬鞭而去,背离了主人,亏损了交友的情分。估量这两方面,与其在万不得已时,丧失忠孝的名声和亏损交友的情分,轻重不同道,亲疏的界限明显,不如因此就收住眼泪宣告绝交了。假使主人稍微垂念旧友,留下的会表示敬重,离去的会克制自己,不会急于断绝友谊,施用刑罚来辅助自己,那么我将会效法吴季札那样的高尚志节,不会有今日的战事发生了。如何验证这些呢? 从前张景明曾亲自登上高坛喢血盟誓,又奉主人指令奔走联络,终使冀州牧韩馥交出印信,主人得到冀州; 后来只因他去呈上奏章朝见皇帝,皇帝赐给他爵禄符信的缘故,转眼之间,竟没有受到通过观察错误的类别来分辨好坏的宽待,就遭到了杀身之祸。吕布刺杀董卓后投奔主人,向主人求兵未得应允,要求离开又有什么罪呢? 又被刺客砍杀,几乎被杀死。刘勋奉命出使超过了期限,告辞回去又不同意,他畏惧主人的威严,怀念家中的亲属,只好讲了谎话要求回去,可以说是他有志于忠君孝顺,对主人的霸业并无任何损失; 然而随即陈尸于主人的军旗之下,未获减罪和赦免。我虽不够明智,一向不能从追溯事物的开端来预见事物的结果,不能从细微处看到事物的发展,但私下里猜测主人的心理,难道认为这三个人都应该死,主人的惩罚得当量刑合理吗? 实则主人是想一统山东,将加强兵力来付伐所有的仇敌,害怕部队狐疑散去,无法劝留,所以违背侯王之命来看重秉承皇帝的旨意,慕虚名的受到嘉奖,要求离去的被杀害,这纯是主人为了自身的利益,绝不是游士们的愿望。因此我才以前人作为鉴戒,虽困穷而死战。我虽愚蠢至极,也曾听到过君子的言论呢。这实在不是我的本意,是主人逼我这样干的。我之所以背弃国民,在此孤城拼命,正因为君子奔亡,不应该逃往敌国的缘故。所以得罪主人,被他围攻很长时间了。现在您竟引用这个道理来规劝我,该不会是语言相同而意思恰好相反,那是君子感到悲伤的事啊!
我听说过,讲义的人不背弃亲人,尽忠的人不背弃君主,所以尊奉本州作为亲近的声援,衷心支持郡将来安定社稷,这是一举两得求得忠孝双全的行为,怎会不对呢? 现在您竟要我抛弃根本的忠孝、毁坏故家,和您一起去忠于主人。主人对我来说,年龄可作兄长,情份上是亲密朋友,道不同而要求离去,以安宁君王和双亲,可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按您的意见,那么申包胥应该为伍子胥卖命,不应该到秦国朝廷上号哭了。如果只是为了避祸的话,岂不知这些已经违背了大道理了。您或者只是看到我的孤城被围而我无力解困,且援兵又未来到,念及您和我有亲戚关系,想起您和我平生友好一场,要我委屈志节苟全性命,认为这样要比坚守正义而招致败亡强得多。从前晏婴不肯在刀刃下降低志气,南史也不为了苟求活命而歪曲史实,因此他们的名声流传到后代,何况我据有坚固的城池,驱使大众的力量,散发三年的积累,作为一年的费用,尽可救济贫困补救不足,从而使天下人高兴,哪里会怕主人长期围困不肯撤退呢?我只怕秋风扬起尘土,公孙瓒会出兵南下,张杨、张燕,奋力发难,北方边境将出现人体倒吊一样的危急情况,而他的亲信会向他报告要求回家的真情。主人应该看清楚我这样的人,赶快退兵,退保邺城,怎么可以长久地怒气不消,在我城下大耍威风呢?您讥笑我只依仗张燕黑山军的援救,唯独没想会和黄巾军联合啊!加之张燕的黑山军都已接受天子之召归顺朝廷了。从前汉高祖在钜野收编彭越,光武帝创建基业始于绿林军的力量,他们最后都登基称帝,成就帝业,如果能辅佐君主宏扬教化,还疑虑什么呢!何况我还亲自得到皇帝的诏书,准许我和他们合作。
再见了孔璋!您在境外谋求利益,而我只能听命于朝廷;您把身体交托给了盟主,我则把名声传播到首都长安。您认为我将身死而名灭,我也笑您将生死无闻,可悲呵!我们原来志同道合而最后却分道扬镳了,各自努力吧,还要再说什么呢!
袁绍看到臧洪的信,知道他没有投降的意思,于是增加兵力紧急攻打。
城中粮食已尽,外面又没有强大的救兵,臧洪自己衡量一定不免于死,便召集官兵对他们说:“袁氏大逆无道,图谋不轨,而且不肯援救我的郡将。从大义上讲,我不能不死,想到各位本来无事何必白白遭受这个灾祸!可以趁城破以前,带着妻室儿女逃出去。”
将士官民都哭着说:“您同袁氏本来没有仇恨,今日因为本朝郡将的缘故,自已招来灾难,官民怎能忍心丢开明府而离去呢?”
开初还挖掘老鼠煮烂皮革充饥,后来再没有可吃的东西了。主簿打开内厨拿出剩下的三斗米,请求分出一些稍微煮点浓粥喝,臧洪感叹说:“我怎能独自吃它呢!”要他煮作稀粥,大家分着喝,又杀死他的爱妾把肉分给将士吃。将士都流着眼泪,没有人能抬头仰望的。男女七八千人互相靠着等死,没有人背叛逃离。
城防陷落后,袁绍活捉了臧洪。袁绍素来和臧洪亲善,于是装饰好帐幕,集合所有的将领同臧洪见面,对他说:“臧洪,你为什么辜负我到这种程度!今日服不服?”
臧洪坐在地上睁大眼睛说:“袁家侍奉汉朝,四代之中有五人封为公爵,可说是受了皇帝的厚恩。今日朝廷衰弱,你没有扶持辅佐的意思,还想趁天下混乱的机会,达到非分的希望,杀害很多忠良的人来树立自己的淫威。我亲眼看到你叫陈留太守张邈做哥哥,那么我的府君张超也应该是你的弟弟,你和他共同努力,为国除害才对,为什么拥有强大的兵力却看着人家被消灭呢?可惜我力量薄弱,不能拔刀为天下人报此仇恨,说什么服不服!”
袁绍本爱臧洪,想叫他屈服,原谅他。看到臧洪言词恳切,知道他始终不会替自己出力,便杀了他。
臧洪的同乡陈容少年时是个书生,爱慕臧洪,跟随臧洪在东郡担任郡丞;城还没有失守时,臧洪就叫他逃出去。袁绍叫他在座,看到臧洪会被处死,陈容站起身来对袁绍说:“将军要担负天下大任,为天下除暴,而专门先杀忠臣义士,怎么合乎天意!臧洪起兵完全是为了郡守,为什么要杀他呢?”
袁绍听了很惭愧,他身边的人叫人把陈容拉出去,对陈容说:“你不是臧洪一党的人,何必和他这样被杀呢?”陈容回头看看袁绍说:“仁义哪有一定的模式,实践它就是君子,违反它就是小人。今日我宁愿和臧洪同一天死,不愿和将军同一天生!”于是又被杀死。
在袁绍座上的人没有不叹息的,互相暗暗地说:“怎么一天杀害两个有志之士啊!”
起初,臧洪派司马二人出城,向吕布求救。等到回来,城已失守,都同敌人拼死。
臧洪具有英雄气概,壮烈节操,以弱敌强,视死如归。如果胸无大略,怎能如此镇静?真可谓正义凛然,后世许多人效仿臧洪。臧洪浩气贯日,众志成城。后人不当以成败论英雄,以生死论智谋。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