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趣谈·毛泽东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楹联趣谈·毛泽东

毛泽东(1893~1976),字润芝,湖南湘潭人。中国革命的伟大领袖和导师。1920年组织湖南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代表湖南共产主义小组出席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3年出席三大,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兼任中央组织部部长和中央局秘书,参加中共中央领导工作。1924年参加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活动,曾在国民党一大和二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并一度代理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任《政治周报》总编辑。八七会议后,以中共中央特派员身份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31年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主席。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后又与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领导小组。1936年任中央军委主席。1943年3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书记处主席。建国后,历任全国政协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有著作《毛泽东选集》。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毛泽东精于文辞,为一代大家。他也写过不少立意鲜明、思想深邃的对联。“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是青年毛泽东为人们所熟悉的一首自勉联。1914年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期间,还写过一副自勉联,即为此联。这一对联反映出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十分注重科学的学习方法。整联的主旨强调一个“恒”字。既反对不顾身体健康的苦熬苦学,又反对一曝十寒的忽热忽冷。一曝十寒,语出《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此联系改明代胡胥仁联语而成。胡的原联是:“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毛泽东主张“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他在刻苦学习之余,非常重视体育锻炼。早年上学时,学校因不重视体育锻炼,致使1917年那年有7个同学因病而死。在学友会为死者举行的追悼会上,毛泽东还曾写下一副挽联,即:“为何死了七个同学,只因不习十分间操。”

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

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笑容何处寻


就人性而言,人类最博大的爱,最崇高的爱,莫过于母爱; 人类最深厚的情,最真挚的情,莫过于母亲热爱子女之情。世间有谁不曾吸吮慈母之乳汁,有谁不曾享受母爱之沐浴,谁能说他的成长与作为,不包含有母亲的教养之恩。毛泽东是平凡而又伟大的,他对自己的母亲充满了深厚的感情。1919年10月,毛泽东的母亲逝世后,他写了一篇哀恻动人的《祭母文》,并写了两副挽联,这是其中的一副。



毛泽东像



毛泽东的母亲文氏夫人文七妹,是一位勤劳、善良、品德高尚的农家妇女。她自幼勤奋、聪慧,性情温厚。她是家庭中最忙碌最辛苦的人。抚养儿辈,操持家务,养鸡喂猪,锄园种菜,样样活儿都干,事事都安排得有条有理。她的治家节俭在山乡是有名的。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在家业发展方面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得益于默默操劳的贤内助。文七妹贤明友善,富有同情心,怜惜穷苦人,肯给人以帮助。每逢荒年旱月,经常背着丈夫,悄悄送米送粮接济贫苦的乡亲们。这种美德,一直影响着毛泽东和他的兄妹。

1910年秋,毛泽东挑着母亲打点的行李,告别了韶山冲,先到母亲娘家湘乡县的东山小学堂读书,后又到省城长沙学习。从此,毛泽东不再由母亲照料,开始了独立的生活。但是,母亲16年的养育之恩,母亲的高尚品德,母亲的慈容,却深深埋藏在了儿子的心里。1919年春,文七妹患病,得了淋巴腺炎。这时正在长沙工作的毛泽东,把母亲接到长沙医治。母子曾短聚一个时期。其间,毛泽东和弟弟泽民、泽覃搀扶着老母到照像馆合影留念。这是文氏夫人第一次照相,也是最后一次照相。她的儿子们万万没有想到,这竟是他们最后一次欢聚。

正当毛泽东在长沙忙于驱张运动的时候,得到了母亲病危的特急家信,犹如晴天霹雳。他马上带着小弟泽覃,奔回韶山。可是,当他赶到上屋场的时候,母亲已经入棺两天了。二弟泽民告诉他: 母亲临终的时候,还在呼喊着他们的名字。他听了这句话,心如刀绞。那几天,他内心里经历着极大的悲痛,对着黯淡的油灯,一直守在灵前。他在灵前写下了这副泣母灵联。

此副联情意深切。上联说母亲病危时还呼唤儿子,至死还无限关怀他们。母亲未了的许多人生遗恨都将去补做,以作为对母亲的回报。下联说母亲长期学佛,广做善事,惜不能永在人世,无处再能见到她的慈祥面容。整联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无比爱戴和无尽哀思的感情。不久毛泽东给他的同学、好友邹蕴真写信,还高度赞扬母亲的品德。信中说,世界上共有三种人: 损人利己的人; 利己而不损人的人,可以损己而利人的人。他说他的母亲正是这最后一种人。

涓涓溪流,岂能作浪

星星火炬,可以燎原


1934年2月的一天,毛泽东到离中央政府所在地瑞金沙洲坝不远的乌石垄,帮红军家属犁地。快到中午时分,毛泽东和耕地的几位农民在路旁大樟树下歇息喝茶。这时,有一位老者知道毛泽东是个有学问的人,说是向毛泽东请教,望了望云雾缭绕的沙洲山峰,出了“雾锁高山,哪个尖峰可出”的上联,请毛泽东答对。毛泽东听后,凝视了一下田野,指了指插在田头的竞赛红旗,答出“火烧原野,这杆红旗敢行”的下联。众人听了,齐声喝彩。这是一副十分精妙的工对,名形副对,平仄虚实,也都一一相对,全面地体现了对联这一特殊的文学样式的诸种特征。

正当毛泽东和乌石垄老者应对时,恰逢某私塾先生路过。先生见热闹非凡,便停步下来。他听了毛泽东和老者的对联,心情激动,说也要出一上联请大家对对。他思索了一下,指着路旁的一条小溪流说: “涓涓溪流,岂能作浪? ”在场的群众无一作答,都把目光投向了毛泽东。毛泽东明白大家的意思,略想了想,指着一人点烟的火柴杆说: “星星火炬,可以燎原! ”私塾先生听了连连说: “妙! 妙! ”在场群众齐声叫 “好! 好! ”这自然也是一副妙对。不知那位私塾先生当时是即景造语还是另有用意,毛泽东当时的回答显然有针对性,他显得十分自信和自豪。

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

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


这是毛泽东1944年4月为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写的挽联。朱德的母亲一生勤劳俭朴,辛勤操持家务。她生有13个儿女,因家境贫寒,无力养活,最后只剩下8个。朱德排行第三,钟太夫人毕生尽力支持儿子上学和从事革命事业。朱德曾深情地写下《母亲的回忆》一文。他说:“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还说:“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朱母病逝后,延安各界1000多人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的这副挽钟太夫人联,高度颂扬了这位母亲的崇高思想和高尚品德。上联从中华民族大局落笔,朱德确不愧为伟大的民族英雄,所有母亲都应向朱母学习。下联从阶级角度落笔,朱德家是佃农,朱母终身勤劳持家、相夫教子,可说是完美无缺,她是劳动阶级妇女的典型。

为民族解放,为阶级翻身,事业垂成,公胡遽死

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典型顿失,人尽含悲


这是毛泽东挽续范亭联。续范亭出生于山西崞县一个中农家庭,他是在农村生长的比较贫苦的知识分子。早年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时任新军忻代宁公团镇远队队长,后在国民党军队任职。1935年因痛恨国民党政府投降卖国政策,留下绝命诗:“窃恐民气摧残尽,愿将身躯易自由。”在南京中山陵前剖腹明志,冀以一死震惊全国,幸遇救未死。后来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在《寄山西土皇帝阎锡山的一封五千言书》 中,他有一副讥讽阎锡山的对联: “井底青蛙,小天小地,自高自大;厕中顽石,不中不正,又臭又顽。”后来,续范亭又将此联“赠”给名叫“中正”的蒋介石。在抗日根据地,他历任山西新军抗日决死队总指挥、晋绥行署主任、晋绥军区副司令等职。1947年9月12日在山西临县病逝,留下遗书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应他生前请求,追认他为中共党员。举行葬礼时,毛泽东由陕北发电致唁,送了花圈和这副挽联。

此联原由谢觉哉代拟。原文是: “为民族翻身,为阶级翻身,事业垂成,公胡遽死?眼睛亮得很,骨头硬得很,典型顿失,人尽含悲。”毛泽东大笔一改,挽联显得更为工整,含蕴更丰,更富于艺术性。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毛泽东





毛泽东书文天祥《过零丁洋》句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