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趣谈·爱新觉罗·弘历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翰墨趣谈·爱新觉罗·弘历

《爱新觉罗·弘历》:清高宗(1711—1799),姓爱新觉罗,名弘历。年号乾隆,世称 “乾隆皇帝”。在位60年。喜好书法,并借政治力量提倡书法。近人马宗霍《霎岳楼笔谈》 曰: “高宗席父祖之余烈,天下晏安,因得栖情翰墨……其书圆润秀发。” 又曰: “高宗宸翰尤精,特建淳化轩以藏《淳化阁帖》。又命于敏中摹刻上石,分赐诸王公卿。其时承平日久,书风亦转趋半圆,董之纤弱,渐不厌人之望,于是香光告退,子昂代起,赵书又大为世贵。” 传世书迹有《临苏轼帖》等。

乾隆好书

古代封建帝王好书者甚多,乾隆皇帝颇为突出。他既热衷于习书,也重视书学,为书法的发展做了不少好事。

《快雪时晴帖》 王羲之

乾隆雅好书法,取法赵孟頫,形成了圆润秀媚的书法风格。他执政时,凭借先辈建立的功业,天下太平安逸,因而能有时间和精力留心翰墨,陶冶性情,任情游山玩水。乾隆喜欢题字,每到一处,必要写诗记载胜境,并亲自书写在碑上,让工匠凿刻,以颂功名。因此,清代内府所藏的书画,以及全国各地的名胜古迹,几乎都有他题的字,这对书学的普及和提倡,无疑有重大意义。但乾隆的字模仿气息太浓,太像赵孟頫,没有一点变化。千字一律,显示出太平盛世的平庸气象,却缺乏雄强威武的风尚 。

“三希” 墨宝

北京故宫西路养心殿内有个 “三希堂”,是清高宗乾隆珍藏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王珣三人墨迹的地方,东墙上悬挂着乾隆亲笔书写的 “三希堂” 匾和 “怀抱观古今,深心托毫素” 的对联。

所谓 “三希”,是指王羲之的 《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 《中秋帖》 和王珣的 《伯远帖》。《快雪时晴帖》是王羲之的一封行草书札,一向被称作传世珍品,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被誉为“天下法书第一”。全帖仅24字,但遒劲丰美,气势贯通,是王羲之书法的典型代表。《中秋帖》是王献之的代表作,22个字,大多笔笔相连,血脉贯通。王珣是王献之的族弟,他的 《伯远帖》遒劲、飘逸,峭劲秀丽,自然流畅,毫无造作、板滞之态。

解放前夕,《快雪时晴帖》被国民党政府运往台湾。《中秋帖》和 《伯远帖》解放前夕被人典当在香港一家外国银行里,后被我政府用重金赎回,现珍藏在故宫博物院。

《中秋帖》 王献之

《伯远帖》 王珣

《麦色诗轴》 清爱新觉罗·弘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