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预》历史事迹,评价,人物简介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杜预》历史事迹,评价,人物简介

一般认为,结束自东汉末年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在军事上有两个重要人物,一个是羊祜,一个是杜预。所谓 “平吴之谋始于羊祜,祜卒,举杜预以终其事。”

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生于魏文帝黄初三年(公元222年),卒于晋武帝太康五年 (284年),是三国末年,西晋初年司马氏政权中的重要军事将领。杜预的祖父杜畿,曾在曹魏时期任尚书仆射,父亲杜恕任幽州刺史。由于其父与司马懿有隙,杜预青年时期怀才不遇,“久不得调”。司马懿死后,司马昭当权。杜预与司马昭的妹妹高陆公主结婚,于是成了已故司马懿的女婿。由于这一姻亲关系,他被封为尚书郎,并承袭祖爵,为丰乐亭侯。

由于杜预 “博学多通,明于兴废之道”,在职四年,才华横溢,非常人可比。因而,在司马昭的支持下,他开始参与魏国的军事。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率兵灭蜀,杜预以镇西长史随钟会进军剑阁。后来,他又率兵出陇右,败匈奴,退敌安边。任职期间,杜预日理万机,除了参与国家军事筹谋,随军征讨以外,又帮助司马氏政权审律例、定考课、革弊政、陈农要,对西晋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据《晋书》记载,杜预平时“敏于事而慎于言”,言出必果,深受司马氏的宠信。又由于他精通典籍,长于谋略,通晓兵法,所以,“朝野称美,号曰 ‘杜武库’,言其无所不有也”

晋武帝泰始六年(270年)六月,杜预协助安西将军 石鉴出兵陇西(又称陇右,今甘肃、青海部分地区),以抗击鲜卑族首领托拔树机能的进攻。兵至塞外,石鉴不察敌军虚实,急欲发起进攻,但杜预审时度势,认为不可。他看到,自己来长安时仅带步兵三百,骑兵百余,后来虽加上西域之兵也难于与鲜卑匹敌。鲜卑 “乘胜马肥”,士气高昂;晋军孤军深入,粮运匮乏,战则必败。因此,杜预认定: 晋军远离后方,在塞外作战,首要的是解决军需问题,“宜并力大运刍粮,须春进讨”,主张把进攻的机会定在第二年春季。为此,他上书石鉴,提出 “五不可、四不须”,坚决反对立即出兵。石鉴因此大怒,捏造罪名加害杜预,强行出兵。杜预冒着被罢官问罪的危险,力陈己见,坚持自己的判断。结果,石鉴 “讨树机能卒不能克”,战事的发展完全不出杜预之所料,“陇右之事卒如预策”

第二年正月,匈奴右贤王刘猛举兵叛晋,拥兵自立。杜预又应诏商讨平叛方略。对如何平息边乱,杜预不主张劳师远征。他向司马炎详细陈述了 “立田籍、建安边,论处军国之要。又作人排新器,兴常平仓,定谷价,较盐运,制课调,内以治国,外以救边者五十余条”。司马炎全部采纳了杜预的主张,不仅边患没有蔓延,而且沿边一带的防务、生产得到了很大发展。两次治边的过程,显示了杜预明察时势,深谋远虑的智慧和才能。从此以后,“朝廷皆以预明于筹略”。杜预成了众人称赞的谋略家。

随着西晋政权的日益强盛,灭吴战争就迫在眉睫了。而深谙谋略的杜预,终于成了这次战争的主角。

三次上书 力主灭吴



早在灭蜀之前,司马氏就有灭吴的打算。魏元帝景元三年(262年),司马昭就提出了 “先定巴蜀,三年之后,因顺流之势,水陆并进”,再并东吴的战略设想。尔后,伴随司马炎帝位的巩固,晋政权加紧了灭吴的战争准备。司马炎采纳羊祜的建议,一方面在边境地区实行分化瓦解吴军的政策; 另一方面极力整饬军备、屯田兴冶、训练士卒,实行亦兵亦农政策; 还在巴蜀一带训练了一支 “舟楫之盛,自古未有”的水军。十余年的努力,晋军已兵器精,士气盛,军粮已达 “十年之积”。但是,司马炎始终下不了大举征伐的决心,在战机的选择上犹豫不定。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年),羊祜请求出兵,由于泰、凉(今甘肃甘谷、武威)一带少数民族入侵和大臣反对而搁置下来。后来,张华请求出兵,又因计划不周,“众军既进,而未克获”,遭到一些大臣更激烈的反对,张华因此几乎被杀

咸宁四年(278年)十二月,羊祜病故,杜预代其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杜预是羊祜灭吴计划的积极支持者和继承人。羊祜临死前,已经看出杜预的军事指挥才能,所以,竭力向晋武帝“举杜预自代”。事实上,对于杜预的才干,朝廷内外早有美誉,杜预本人对于灭吴战争的谋划也早已成竹在胸了。

当时,东吴的军事、政治已十分腐败。孙权死后所出现的嫡庶争立、宗室大臣互相残杀的局面,愈益发展。孙皓骄奢淫逸,暴虐至极,甚至实行“凿人目,剥人皮”等酷刑,弄的将士离散之心日生,百姓怨恨之声日沸。在军事上被西晋遣使通好的假象所迷惑,不重军备,放松了长江上游的防务。

面对东吴这种边防松弛,政治腐败,国力日衰的形势,杜预认为伐吴时机已经成熟,不容错过。咸宁五年(279年)八九月间,他上书司马炎,请定伐吴日期。司马炎答以“待明年方欲大举”

杜预见司马炎无起兵之意,心神不宁。他看到,自闰七月以来,吴军严束将士,不见敌船沿江上驶。由此推断,孙皓已计穷力竭,长江上游和下游已不能两相保全。吴军在战略上“必先护上〔下〕游,勤保夏口以东以延视息”。由于兵力所限,他们必不能增兵西上而空其国都。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若不当机立断,拖延至来年,“天时人事不得如常”,定会“纵敌患生”,攻之更难。对于出兵可能出现的结局,杜预也作了充分估计。他认为: 既然东吴已成倾颓之势,此次举兵,若获胜即可统一江南,为天下 “开太平之基,不成,不过费损日月之间”,“未有倾败之虑”。对于进兵方式和部署,杜预赞同当初羊祜提出的分路合击,南渡长江的计划。“分命臣等随界分进”,东西各路大军紧相呼应,密切协同,实属万安之举。基于以上分析,杜预第二次上书,力主兴师伐吴,即刻一战。司马炎接到杜预的上书后,仍没有引起重视,反而将它搁置起来,未作答复。

两次上书失败,杜预毫不灰心。他坚信这一良好战机稍纵即逝,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过不多久,杜预又一次上书,第三次请求伐吴。他指出: “凡事当以利害相较,今此举十有八九利,其一二止于无功耳。”现在朝中之所以还有人反对兴师伐吴,是因为他们 “计不出己,功不在身”,心里知道以前的主张错了,感到惭愧,但又固执己见,不愿改正而已。杜预还进一步指出: “自秋以来,讨贼之形颇露。若今中止,孙皓怖而生计,或徙都武昌,更完修江南诸城,远其居人,城不可攻,野无所掠,积大船于夏口,则明年之计或无所及。”这就严肃地申明: 如把攻吴时机定在来年,不一定达到如期的目的。杜预的这封奏本送至宫中,恰值司马炎与张华下棋。张华在伐吴战略时机的判断上早已与杜预有着共同见解。他见杜预的奏表送至,便推开棋局,趁机劝司马炎说: “陛下圣武,国富兵强,吴主淫虐,诛杀贤能,当今讨之,可不劳而定,愿勿以为疑! ”杜预和张华的卓越见识及主张,终于为司马炎所接受,从而下定了大举伐吴的决心。

晋武帝咸宁五年(279年)十一月,司马炎采取羊祜生前的主张以及杜预上书中提出的 “随界分进”的战略计划,发兵二十余万,分六路向东吴发动了全面进攻。一路自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指向涂中 (今安徽滁河流域); 一路自扬州(今安徽寿县)指向江西(今安徽和县一带); 一路自豫州(今河南许昌东南)指向武昌; 一路自荆州指向夏口; 一路自巴、蜀(今四川旧蜀国地)顺江直取建业; 杜预则亲率一路自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南下江陵(今湖北江陵),尔后顺江南下,直取交、广二州。以后,整个战局的发展证明,杜预选择的灭吴时机是正确的。

两出奇计 平定上游



杜预出任镇南大将军之始,就 “缮甲兵,耀威武”在长江中上游加紧进行灭吴准备。当时,由于孙皓在战略上重下游、轻上游,加之力量所限,吴国在荆州一带的防务十分松懈。在西起建平(今湖北巫山)东至夏口的沿江重镇虽布有防兵,但没有统一、严密的防御计划。于是,咸宁四年 (278年)十一月,杜预简选精锐,出其不意地向西陵 (今湖北宜昌)发动了猛烈攻击。

西陵,城滨长江,是出入三峡确保荆襄的战略要地。守卫西陵的吴国大将张政,深得孙皓的宠信。可是,由于张政疏于戒备,布防混乱,遭到杜预的突然攻击,无法抵抗,因而损失十分惨重。杜预俘获了吴军许多兵士。张政慑于孙皓的暴虐,不敢秉报真情,这次败绩遂被悄悄地遮掩了起来。杜预得知这一情况后,感到有机可乘。为了离间孙皓与边将之间的关系,他立即致书孙皓,不仅详细陈述了吴军惨败的经过,而且表示愿将俘虏全部送还。孙皓接到杜预的书札,果然大怒。他急忙传令调回张政,免官问罪。同时,改派驻武昌的监军刘宪督率张政所属部队,接替西陵防务。驻守荆州一带的吴军将领,本来就对孙皓的暴政提心吊胆,怀有异心。这次临阵换帅的行动更使他们忧心忡忡,与孙吴离心离德了。

第二年冬,杜预率领大军南下。他针对吴国边将已经出现的各自为守,无心恋战的形势,大胆地采用了攻敌要害的方针。太康元年(280年)正月,杜预自襄阳率军进围江陵。江陵,是东吴荆州治所,位于长江北岸,是吴国沟通上游建平郡与下游江夏郡相互往来的必经之地。它与长江南岸的乐乡(今湖北松滋东北),一水相隔,同为控制长江水面的重镇。乐乡、江陵有失,就断绝了上游宜都、西陵、秭归(今湖北秭归)、建平吴军的退路,以及江夏守军西进之路,造成对吴军整个西部防线的威胁。当时,江陵由伍延驻守; 乐乡由孙歆驻守。其二人同为吴军主将。由于杜预兵围江陵的行动,牵动了整个上游的吴军,所以,宜都以西各据点呈现一派混乱。在这种形势下,杜预并没有强攻江陵,耗费时日,而是先取上游,发兵“循江而西”。“旬日之间,累克城邑”。与此同时,他约巴、蜀一带王濬所部水军(时受杜预节制)顺江东下,东西夹击吴军江面水营。这样,他们以破竹之势,克西陵,阵斩吴都督留宪; 破荆门(西陵东)、夷道(今湖北宜都),诛杀吴夷道监军陆晏等等,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剪除了江陵以西的沿江据点。

但是,江陵对岸的乐乡仍为孙歆所据。乐乡位居江陵的上游,拔江陵不足于制乐乡,拔乐乡则彻底孤立了江陵。所以,杜预在攻取上游诸城以后,即把兵锋指向了乐乡。然而,乐乡面长江,背巴山(又名麻山,位于今湖北松滋县西南十五里),吴军防守较为严密,北岸又有江陵吴军隔水呼应。因而,此一战利于计取,难以强攻。

为了拿下乐乡,杜预采取了奇袭战法。他派管定、周旨、伍巢等率奇兵八百,利用夜色掩护,偷渡长江。在乐乡一带的沿江各要地,到处张旗树帜; 又派兵一支迂回乐乡侧后的巴山一带遍燃烽火,造成大军已经渡过长江的声势。驻守乐乡的孙歆所部,见四面皆为晋军,一片惊慌,孙歆本人也完全被杜预的诈敌之策所迷惑。孙歆在给江陵伍延的报告中说: “北来诸军,乃飞渡江也。”一时间,吴国官民举家投降者万余人。

这时候,上游王濬所部水军也已进抵乐乡,孙歆不得不出城与王濬拒战。周旨、伍巢等,趁机埋伏于乐乡城外。孙歆出战不力,大败而归。周旨、伍巢等则随其溃军进入乐乡城内。入城后,他们趁敌混乱之势,直至孙歆帐下,生擒孙歆而还。随后,攻克乐乡。战后,晋军将士盛赞杜预的破敌之策,军中为此事还传出歌谣说: “以计代战一当万”

上游沿江城镇的平定,乐乡的拔取,使地处江北的江陵吴军陷于进退失据的孤立境地。二月十七日,杜预命令南北各军会攻江陵城。吴都督伍延虽然看到大势已去,但仍负隅顽抗,作最后挣扎。他一面派人出城诈降; 暗地 “列兵登陴 (女墙)”,企图诱击杜预军。杜预识破了伍延的诡计,拒敌来降,挥军猛攻。当天,晋军即拿下了江陵,阵斩伍延。

江陵失守的消息一传出,吴国整个荆州地区为之震动。江南官民争相归降,甚至 “沅、湘(今沅水、湘江)以南,至于交、广(今广东广西等地),吴之州郡皆望风归命,奉送印绶”,归附晋军。据记,杜预南取荆州以来,共 “斩获吴都督、监军十四,牙门、郡守百二十余人”。从此,晋军完全控制了长江上游。

指授方略 攻克建业



长江上游平定以后,杜预与各路统帅共商灭吴之计。有人认为: 东吴 “百年之寇,未可尽克,方春水生,难于久驻,宜俟来冬,更为大举。”就是说,东吴经营江南已逾百年,不易一举拔除; 时至春天,江南水生,江淮下湿,疾疫将起,难于久驻。因而,他们主张罢兵休战,等到冬天,再大举征讨。杜预听后,不以为然。他认为,缓兵势必功亏一篑,整个战局已属胜利在望,原定方案绝不能中止。于是,他便以战国时候乐毅在济西之战中大败强齐的经过为例,劝告大家说: “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著手处也。”杜预还向诸将详细地讲述了破吴方略,坚定了大家乘胜灭吴的决心。

据史书记载,杜预在此之后,并没有直接参加进攻建业的军事行动,而是遵照二月二十八日司马炎调整了的战略部署,继续率队南下,镇抚零陵(郡治在今湖南零陵)、桂阳(郡治在今湖南郴县)、衡阳(郡治在今湖南湘潭西)诸郡去了。但是,出发前他不仅 “指授群帅方略”,特别是为担负主攻任务的水军统帅王濬提出了一个乘虚而入,急驶东下的策略。这对加速晋军兵取建业的进程,起了重要作用。

起初,司马炎在用兵上打算以陆战为主,水战为辅,水军受陆军节制为原则。为此,他曾颁诏,指令西出巴、蜀的王濬军,在东下建平后受杜预节制; 兵近建业时,则受由扬州兵向江西的安东将军王浑节制。这种方案遭到了杜预的反对。他认为:王濬水军应为进攻建业的主力而独立作战,“不宜令受我节制”。因为王濬水军兵力空前,东下建平后,即可 “顺流长驱,威名已著”。所以,当王濬破建平直入西陵后,杜预便致书王濬,指出: “足下既摧其西藩,便当径取秣陵(即建业),讨累世之捕寇,释吴人于涂炭。”就是要王濬乘势迅速东下,直取建业。

杜预要王濬东下,正是抓住了一个良好的进攻时机。当时,吴主孙皓已指令吴军主力三万,由建业渡江逆战,忙于北面陆路应付,放松了水上防御。尽管有人看到 “晋治水军于蜀久矣”,势力强大,必至于此,但吴军主将张悌虑不及此。吴军一意顾北,建业一带守卫已成空虚。从晋军方面看,原拟自扬州向江西,出横江渡口南下的安东将军王浑,但怕轻进受罚,“而欲慎己免咎”,停留在江北不再前进。所以杜预的这一主张,实为弥补王浑被动局面,乘虚轻取建业的正确方案。王濬接到杜预的书札,认为言之有理,欣然乐从。他回书杜预表示诚心接受指教。

攻占武昌后,王濬即刻率军东下。杜预分兵一万人给王濬,以增强其攻击力量。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三月十四日,王濬水路两军进抵牛渚(今安徽当涂西北),“兵甲满江,旌旗烛天,威势甚盛”。这一行动,痛指吴军防御薄弱之处。吴军不意晋军骤至,措手不及。孙皓派游击将军张象率舟师万人,西向抵御,但兵士皆 “望旗而降”; 后虽勉强拼凑二万来人,但未及出发就逃散了。王濬指挥水师舰船,迅速东下,次日,就以 “戎卒八万,方舟百里”,浩浩荡荡地进至建业。吴主孙皓见战局绝望,被迫到王濬军门请降。整个灭吴大战,由此一举而成。从平定上游到攻克建业,战争的发展变化,全然不出杜预所料。

东吴即灭,天下归于一统,杜预被封为当阳县侯。这时,他已是年近六十岁的人了。他看到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于是花费了大量精力讲授兵法; 同时致力于开漕富民事业。由于他博学多才,耽思经籍,先后 “作《盟会图》、《春秋长历》,备成一家之学,比老乃成。又撰《女记赞》”等等。杜预晚年所著《春秋左氏经传集解》,论证严谨,考辨精微,是一部历代学者所推崇的学术著作。

晋武帝太康五年(284年),闰十二月,杜预卒于邓县(今湖北襄阳县北),享年六十二岁。司马炎感念其功绩,追赠他为征南大将军。

注释

① 《读通鉴论》卷十一,晋十二。② 《晋书·杜顶传》。② 《晋书·杜预传》。③④ 均见《晋书·杜预传》。① 《晋书·杜预传》。② 《资治通鉴》卷七十九,晋武帝泰始六年。③ 《晋书·杜预传》。④ 《晋书·杜预传》。⑤ 《晋书·杜预传》。① 《晋书·杜预传》。② 《资治通鉴》卷七十八,元帝景元三年。③ 《晋书·王濬传》。王濬 “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④ 《晋书·羊祜传》。⑤ 《晋书·羊祜传》。① 《晋书·张华传》。② 《资治通鉴》卷八十,武帝咸宁四年。③ 《资治通鉴》卷八十,晋武帝咸宁五年及卷八十一,太康元年贾充语。④⑤ 《晋书·杜预传》。① 《晋书·杜预传》。② 《晋书·杜预传》。③ 《资治通鉴》卷八十,武帝咸宁五年。① 《晋书·杜预传》。① 《晋书·杜预传》。① 《资治通鉴》卷八十一,晋武帝太康元年。② 《晋书·杜预传》。③ 《晋书·杜预传》① 《晋书·杜预传》。② 《资治通鉴》卷八十一,晋武帝太康元年。③ 《资治通鉴》卷八十一,晋武帝太康元年。④ 《晋书·杜预传》。① 《资治通鉴》卷八十一,晋武帝太康元年。② 《资治通鉴》卷八十一,晋武帝太康元年。③ 《晋书·王濬传》。④⑤ 《资治通鉴》卷八十一,晋武帝太康元年。①② 《资治通鉴》卷八十一,晋武帝太康元年。③④ 《晋书·杜预传》。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