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杜如晦》人物故事小传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杜如晦》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杜如晦》人物故事小传

杜如晦(公元585—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少年英爽,好谈文史,心怀大志,临机果断。隋末补滏阳尉。高祖平京师,引为秦王府兵曹参军,徙陕西总管府长史。累迁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封建平县男,兼文学馆学士。贞观三年(公元629年),进位尚书右仆射。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台阁规模及典章制度,皆两人所定,誉为良相,并称“房杜”。4年卒,年46岁,赠司空,徙封莱国公,谥“成”。



〔正史〕



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如晦少英爽,喜书,以风流自命。内负大节,临机辄断。隋大业中,预吏部选,侍郎高孝基异之,曰:“君当为栋梁用,愿保令德。”因补滏阳尉,弃官去。高祖平京师,秦王引为府兵曹参军,徙陕州总督府长史。时府属多外迁,王患之。房玄龄曰:“去者虽多,不足吝,如晦,王佐才也。大王若终守藩,无所事;必欲经营四方,舍如晦无共功者。”王惊曰:“非公言,我几失之!”因表留幕府。从征伐,常参帷幄机秘。方多事,裁处无留,僚属共才之,莫见所涯。进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封建平县男、兼文学馆学士。

天策府建,为中郎。王为皇太子,授左庶子,迁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食三千户。与玄龄共管朝政,引士贤者,下不肖,咸得职,当时浩然归重。久之,以疾辞职,诏给常俸就第,医候之,使道相属。会病力,诏皇太子就问,帝亲至其家,抚之梗塞①。薨,年四十六。帝哭为恸,赠开府仪同三司,及葬,加司空。



《新唐书》卷九六



〔注释〕



①梗塞:同哽塞,泣不成声。



〔相关史料〕



杜如晦少聪悟,精彩绝人。(唐)太宗引为秦府兵曹,俄①改陕州长史。房玄龄闻于太宗曰:“余人不足惜,杜如晦聪明识达,王佐之才。若大王守藩,无用之;必欲经营四方,非此人不可。”太宗乃请为秦府掾,封建平县男,补文学馆学士。令文学褚亮为之赞曰:“建平文雅,休有烈光。怀忠履义,身立名扬。”



《大唐新语》卷一



尚书左仆射杜如晦(杜如晦:唐京兆杜陵人。官至尚书仆射,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射,读夜)奏言:“监察御史陈师合(陈师合:不详。史无传)上《拔士论》,谓人之思虑(思虑:指思考能力)有限,一人不可总知(总知:统管)数职,以论臣等。”太宗谓戴胄曰:“朕以至公治天下,今任房玄龄、如晦,非为勋旧,次其有才行也。此人妄事毁谤,止欲离间我君臣。昔蜀后主(蜀后主:指刘禅)昏弱,齐文宣狂悖,然国称洽者,以任诸葛亮、杨遵彦不猜之故也。朕今任如晦等,亦复如法。”于是流陈师合于岭外。



《贞观政要·杜谗邪》



贞观二年,(唐)太宗谓侍臣曰:“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护短而永愚。隋炀帝好自矜夸,护短拒谏,诚亦实难犯忤。虞世基不敢直言,或恐未为深罪。昔箕子②佯狂自全,孔子亦称其仁。及炀帝被杀,世基合同死否?”杜如晦对曰:“天子有诤臣,虽无道不失其天下。仲尼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世基岂得以炀帝无道,不纳谏诤,遂杜口无言?偷安重位,又不能辞职请退,则与箕正佯狂而去,事理不同。昔晋惠帝贾后将废愍怀太子,司空张华竟不能苦争,阿意苟免。及赵王伦举兵废后,遣使收华,华曰:‘将废太子日,非是无言,当时不被纳用。’其使曰:‘公为三公,太子无罪被废,言既不从,何不引身而退?’华天辞以答,遂斩之,夷其三族。古人有云‘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故‘君子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张华既抗直不能成节,逊言不足全身,王臣之节固已坠矣。虞世基位居宰辅,在得言之地,竟无一言谏诤,诚亦会死。”太宗曰:“公言是也。人君必须忠良辅弼,乃得身安国宁。炀帝岂不以下无忠臣,身不闻过,恶积祸盈,灭亡斯及。若人主所行不当,臣下又无匡谏,苟在阿顺,事皆称美,则君为暗主,臣为谀臣,君暗臣谀,危亡不远。朕今志在君臣上下,各尽至公,共相切磋,以成治道。公等各宜尽忠谠,匡救朕恶,终不以直言忤意,辄相责怒。”



《贞观政要·求谏》



蔡成公杜如晦疾笃,上(唐太宗)遣太子问疾,又自临视之。甲申,薨。上每得佳物,辄思如晦,遣使赐其家。久之,语及如晦,必流涕,谓房玄龄曰:“公与如晦同佐朕,今独见公,不见如晦矣!”



《资治通鉴·唐纪》卷一九三



〔注 释〕



①俄:不久。②箕子:商贵族,纣王诸父,劝谏纣王不听被囚禁。相传他佯狂,以求自保。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