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愉
马愉,字性和,临朐(今属山东)人,宣德二年(1427)进士第一甲第一名。这年为农历丁未年,故名“丁未科”,录取进士共101名。自宋以来,中国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登科者以南人为多,状元的桂冠也多为他们摘取。有明一代,90名状元中,北人仅占12人,马愉是其中之一。
按惯例,马愉中状元后,也入翰林院为修撰,掌修国史。宣德九年,宣宗诏令简选史官及庶吉士中的优秀者37人进学文渊阁,马愉为之首。次年,宣宗驾崩,皇太子朱祁镇继立,年号“正统”,是为英宗。英宗年幼,太皇太后张氏秉政,委政杨士奇、杨荣、杨溥,时号“三杨”。正统元年(1436),杨士奇荐举四人为侍讲、侍读,侍从英宗诵习经史,马愉跻身其中,并充任经筵讲官,侍从英宗讲论经义。不久,进官为侍读学士。
当时,司礼监太监王振专权用事,不把“三杨”放在眼里,插手内阁,欲排挤“三杨”。一日,他对杨士奇、杨荣说: “朝廷里的事久劳你们了,你们年事已高,也该疲倦了吧?”
“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杨士奇气呼呼地说。
杨荣多谋,看出了王振的心思,遂说: “我等衰老,无以效力,当选后生可任大事的入阁,以报圣恩。”王振大喜,高高兴兴地走了。杨士奇也明了王振的用意,见杨荣如是说,岂不正合了王振的心意?杨荣道: “他早就厌恶我们了,必欲去之。一旦皇宫中飞出片纸,令某某人入阁,怎么办?不如及早选一二贤人入阁,同心协力,还可有所作为。”杨士奇深以为然。
第二天,“三杨”上疏,荐举马愉、曹鼐、苗衷三人入阁。马愉遂以侍读学士的身份入阁参与机务,不久,进官为礼部右侍郎。
有明一代,状元入阁者11人,马愉是其中之一。马愉入阁后,杨荣、杨士奇、杨溥先后病死,内阁诸臣陈循、曹鼐等,都资历较浅,难以抑王振。王振专权跋扈,朝政日非。马愉等人除了尽力匡失救弊外,很难有所作为。正统十二年,马愉病死,英宗诏赠礼部尚书兼学士。赠官兼职,自马愉始。
马愉为人端重谨慎,门无私谒; 他为政宽厚,仁慈为怀。他曾上疏说囚犯多幽死,应遣使者审理决遣,英宗采纳。边关报警,英宗正命将御敌,敌方的使者到了,众人都主张把他抓起来,马愉说: “赏善罚恶,为治国之本。一味宽赦,不对;乘人家来使而执之,非武。”英宗以为然,遂厚遣来使。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