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轻民贵的君臣民主平等思想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君轻民贵的君臣民主平等思想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君主、国家、人民,哪个最为根本?在封建社会,君主都认为自己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犯的,孟子大胆提出人民才是最主要最根本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第640页)。这在封建社会是大胆的言论,体现了以人民为主的思想,他甚至提出君主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说:“贤者之为人臣也,其君不贤,则固可放与……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尽心上》,第624页)

孟子认为人民有改变君主领导地位的权利,对君主的错误,首先是批评建议,使之改正,但是“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万章下》,第563页)。这相当于现代社会的罢免与弹劾。对君主的错误首先是批评,多次批评坚持不改就“易位”。对祸国殃民的君主,人民有权依法惩办他,“臣弑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独夫),闻诛一纣而已,未闻弑君也”(《梁惠王下》,第378页)。

2.孟子主张民主平等的君臣关系

对于君臣关系,孟子提出了一条重要原则,就是“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志于仁而已”(《告子下》,第598页)。君子从政是为了实现其仁爱的政治理想,因此,“不同道,非其君不事”(《公孙丑上》,第398页),君臣不同道就没有共同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战略目标,就不能与其谋大事。孟子提出事君“所就三,所去三,迎之致敬以有礼;言,将行其言也,则就之。礼貌未衰,言弗行也,则去之。其次,虽未行其言也,迎之致敬以有礼,则就之。礼貌衰,则去之”(《告子下》,第604页)。孟子说:“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心腹;君视臣如犬马,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离娄下》,第508页)君不可贱臣,上不可轻下,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相互支持,而且君上要做出榜样,所谓“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同上,第509页)。孟子还提出没有上级的关心与支持,要做好工作也是困难的,所谓“居下位而不获于上者,民不得而治也”(《离娄下》,第493页),君臣要团结,行正道,施仁义,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背离);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公孙丑下》,第415页)

君臣关系,不是人身附庸关系,“无罪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戳民,则士可以徙”(《离娄下》,第509页),孟子关于君臣之间的民主平等思想,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

3.礼教的原则性与特殊灵活性

“淳于髡(音昆)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曰:嫂溺,授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授,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授之以手者,权(权变)也。”(《离娄上》,第497页)在一般情况下,要坚持男女授受不亲,但是,当自己的嫂子或陌生姑娘溺水或遇险时,仍教条式地坚守授受不亲,那就太残忍了,所以遵守礼教,有时也要“权也”。礼教只是维持人与人之间正常的礼仪关系,在特殊情况下,如果死守教条,就会造成无辜的牺牲,这时宝贵的生命就重于礼教。

无论什么礼教,都应当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正常关系出发,出现特殊情况,就要权衡变通,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孟子认为在坚持礼教的原则性和特殊情况下,可以变通灵活。礼教不应该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而束缚人民的思想自由和伤害人格尊严,礼教用以维持人们的相互礼仪和正常文明。

4.反对非正义战争

春秋战国时期是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并巩固政权的时期,强凌弱、大兼小的战争不断,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尽心下》,第634页)孟子并非反对一切战争,他是支持正义战争的,他说:“以天下之顺,攻亲戚之所衅,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公孙丑下》,第415页)就是说,以天下众多顺附的力量去攻击少数众叛亲离的不仁者,所以,君子对于反对不仁德君主的正义战争,不战则已,战必胜矣。

孟子反对侵略战争,主张严惩侵略战争的发动者,他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带领)土地以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故善战者服上刑。”(《离娄上》,第495页)

战争不断,大国小国如何求得生存与发展,孟子提出了一些外交原则,他说:“惟仁者以大事小……惟智者以小事大……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故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梁惠王上》,第367页)仁者当政大国,以大事小,不侮小国,以保天下,小国要承认现实,与大国交往要凭智慧谋略,内行仁政,增强实力,坚持自卫原则,以保其国。

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关于仁的学说思想,他提出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和出发点,“仁者爱人,仁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我们应当倡导仁义仁爱,用仁义去教育人民。使民“制有恒产”,富民、教民、乐民,设庠序之教。他还提出君轻民贵,倡导民主平等的政治社会关系原则,体现以人为本,这些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