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科技文化·都江堰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中华传统文化·科技文化·都江堰

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是分岷江水灌溉成都平原的引水工程。在四川灌县西北岷江中游。古称“湔堋”、“湔堰”、“金堤”、“都安堰”等。“都江堰”之名,宋代始见诸记载。记述兴建的史籍以《史记·河渠书》为最早,以《华阳国志·蜀志》为较详。战国初期,蜀相开明决玉垒山,分引岷江水以排除水害。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父子在前人治水的基础上察访水脉,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基本上完成了都江堰的排、灌水利工程。变岷江水害为水利,使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早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华阳国志·蜀志》)的天府之国。渠首工程后代屡有扩建改进,但基本格局及其规划原则无根本改变。主要设施是在岷江江心,以竹笼装卵石,堆砌成鱼嘴状的分水工程,下接金刚堤,将岷江分成内、外江两股。外江原系氓江正流,在下游辟有许多灌溉渠道,兼具排洪作用;内江在灌县城西南凿玉垒山成宝瓶口,由此向下辟为走马河、蒲阳河及柏条河等,穿入成都平原,成为灌溉兼航运的通道。此外平水漕、飞沙堰等工程既保证灌区的用水,又免除洪水进入灌区造成水灾。各个工程巧妙结合,联合运用,对分水、泄洪、排沙和引水起关键性作用,使都江堰成为效益巨大而历久不衰的无坝引水枢纽。是世界农田灌溉史上的一大杰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