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易说述略·义理派的发展,以老解易——周易与老庄玄学相结合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易学·易说述略·义理派的发展,以老解易——周易与老庄玄学相结合

两汉易学继承原有传统,以象数义理互相验证。此乃专门之学,阴阳五行,律历象数,爻辰纳甲,卦爻变化,皆所必知。他们依象解辞,句句都要附会易象。八卦取象,除《说卦》所载外,又补充许多逸象。有荀爽等九家逸象31种,虞翻又增加至331种。如此诸多的取象,都要一一比附《易》文,加以解释,其烦琐就可想而知了。魏、晋时王弼作《周易注》,力扫汉人象数之说,认为言《易》最重要的是得“意”。提出“得意忘象,得象忘言”。他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周易略例·明象》)他比喻说:“猶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所以“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重画以尽情,而画可忘也”(同上引)。他批评汉人解释经文,比附卦象说:“义苟在健,何必马乎?类苟在顺,何必牛乎?爻苟合顺,何必坤乃为牛?义苟应健,何必乾乃为马?而或者定马于乾,案案责卦,有马无乾,则伪说滋漫,难可纪矣。互体不足,遂及卦变,变又不足,推致五行。一失其源,巧愈弥甚,从复或值,而义无所取。”因此,他进一步提出“忘象以求其意,义斯见矣”(引同上)。认为不执着于具体的卦象,才能得到象意。王弼 《周易注》,专从义理上解说经传,其中不乏独到的见解。问题在他以老庄之学比附《周易》,借注《易》,大谈玄理。如注《乾》卦彖辞: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说:“天也者,形之名也,健也者,用形者也,夫形也者,物之累也。……”用的就是老庄的语言,而且与彖意并不相符。

到了唐朝,唐太宗命孔颖达撰《五经正义》。其中的《周易正义》采用王弼、韩康伯注本。孔颖达作疏。作为士人科举必遵之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广引例证指责其“墨守专门”,“诠释文句多用空言,……则由王注扫弃旧文,无古义之可引”。《正义》书有《周易正义卷首》,论述研究《周易》的八个问题。第一论易之三名,第二论重卦之人,第三论三代《易》名,第四论卦辞、爻辞谁作,第五论经分上、下两篇;第六论夫子十翼,第七论传易之人,第八论谁加经字。多引文献以为佐证,是一篇有资料价值的易学概论。在《周易》释名上,不同意汉人说法,认为《周易》称“周”,取岐阳地名。“ ‘周’字系题‘周’以别于殷”。在第一论中他引《易纬·乾凿度》论易一名而含三义(即“易也,变易也,不易也”)。后发挥《乾凿度》“夫有形者生于无形”,说:“盖易之三易,唯在于有,然有从无出,理则包无。”进一步将《易》解为“浑沌”,把《周易》分成“备包有无”的《易》理和“唯在于有”的易象两部分。这种说法,在很大程度上启发了宋人,据此创造出以“理”谈《易》的新说。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