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信迟误致内耗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传信迟误致内耗

1907年,以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在广东发动钦廉防城起义(钦州、廉州现属于广东壮族自治区)。但在这次起义过程中却发生了一件本不应该发生的事情:1907年4月下旬,钦州的那黎、那彭、那思三墟的农民派出代表,向钦州府吏提出减免糖税的要求。钦州府吏对群众的要求置若罔闻,并囚禁了群众代表10多人,激化了当地官民之间的矛盾。为了反抗官府苛征糖捐和在灾荒时抬高粮价,那黎、那彭、那思三墟的农民群众,自发组织了一个“万人会”,推刘思裕为首领。刘思裕派人入城救出被囚禁的群众代表,并组织了反抗斗争。两广总统派统领郭人漳和标统赵声率兵镇压反抗的农民群众。郭人漳和赵声均已接受同盟会领导。于是,孙中山派胡毅生入营约郭人漳和赵声借机起义,同时又派人潜入钦州劝说刘思裕组织三墟抗捐群众与郭人漳、赵声相配合,发动武装起义。刘思裕表示同意,并与孙中山所派的代表邝敬川具体议定了举事日期。据此,孙中山即刻派人捎信给胡毅生,让胡毅生转告郭人漳和赵声:刘思裕已与同盟会联合行动,不要进攻刘思裕所领导的“万人会。”但是,带信人却没有将孙中山的这个意见及时转告胡毅生。在未得知信息的情况下,郭人漳部于5月12日攻占那思,并猛烈炮轰那黎和那彭,击毙了刘思裕及无数乡民。邝敬川等率民团被迫迎战,战败后退入山中。

由于传信人的迟误,导致了同一阵营的力量自相残杀,造成了一次不应有的内耗。在战争中,及时而准确地传递信息是至关重要的。无论如何重要的信息,如果不能及时传递,就会使这一信息失去它本身所应有价值。而且,战争中的情况瞬息多变,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就会付出不应付出的流血牺牲的高昂代价。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