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上海的倒帐风潮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旧上海的倒帐风潮

19世纪80年代初期,在上海发生了一起倒帐风潮。这次风潮是从大商号倒欠钱庄巨额款项,连累钱庄倒闭,导致金融恐慌,经济停滞,影响巨大,涉及范围广泛的一次金融危机。因为直因于商号倒欠钱庄巨款开始,所以也称倒帐风潮。

1883年(光绪九年)初,一家叫做金嘉记丝栈的大商号亏损56万两,突然倒闭,涉及40家钱庄,钱庄放款无法收回,于是采取紧缩贷款的方针,收回旧贷,停止新贷。商人借贷无着,周转不灵,又有丝栈、茶栈、糖行、沙船号等二十多家大商号相继倒闭,欠款达150万两,钱庄支撑不住,一下子倒闭和停业清理的就有20家,剩下的58家,勉强维持到9月底。10月上旬风暴又起,粤商徐润首当其冲,数达百万元以上的借款无力清偿,他经营的房地产和股票交易不得不宣告破产,牵连的钱庄22家。到了11月,浙江巨商胡光墉经营丝业失败,他所独资开设的阜康雪记钱庄倒闭。作为信用机构的“票号”,一向放款给钱庄,这时也停止资金融通。外国银行和钱庄原来有密切往来,这时也对钱庄拆款,终于使大批钱庄停业倒闭,短短的时间里又被扫去48家。风潮所及,镇江的65家钱庄倒闭了45家,远在汉口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商业和金融恐慌。这一年的倒帐风潮,钱庄倒退了87%,由年初的78家到年终只剩10家。银根奇缺,商号告贷无门,停止的大小店铺三四百家,为数不多的几种企业股票价格惨跌,筹资受阻,企业难以成长。

当时发售股票的新式企业至少有16家,筹集股金估计约300万两。购买这些企业股票的人,并非全是自己的货币积累,很多人是借贷买股票,原因是他们看到老企业如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所发股息十分优厚,引诱力很大。一旦金融风潮掀起,银根趋紧,贷出者催讨欠款,借钱持股人只好向市场抛售股票,引起股市骤跌,素有信誉的上海招商局股票市价也低到无以复加的地步。钱庄放款中,有以这种股票作为遥抵担保品的,也有钱庄自己购买股票的,包括钱庄雇员在内,如今股票狂跌,资金呆搁,金融风潮累及股市,而股市大跌又加速了金融风潮的升级。

这次金融危机与国内经济衰败密切相关。《申报》在1883年10月曾撰文说:“自光绪丙子(1876年)以来,七八年间空气大坏,丝茶两项之外,他业均平常,……因是市面萧索,大非同治间(1862—1874年)可比”。丝茶本是中国出口的传统优势,可谓“拳头”产品,可是它的销售市场却被洋商垄断。富商胡光墉为了在丝价上与外商作一番较量,弄得自己倾家荡产,成为这次风潮中最大的牺牲者。经济衰落,对外贸易入超逐年增加。19世纪70年代下半期,每年入超只有几百万两,进入80年代,入超额达2,045万两。贸易入超反映了我国的出口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资金外流,钱庄盗力不足,难以抵御大的风浪,这也是造成金融恐慌的一个原因。

19世纪的我国钱庄,其放款对象主要是商业行号,不论是国内贸易和国外贸易方面,它每年都对丝、茶、糖、棉、烟、麻各行业贷放大量资金,对于工业放款,其数量在全部放款中占很少比例。从这方面看,它显然缺乏支持工业成长的投资政策。由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条件下,中国民族工商业基础薄弱,发展不稳定,因之,钱庄的地位也不巩固和不稳定,一遇风吹草动,势必受制于人,免不了发生支付危机,是我国金融业幼年阶段不成熟的表现。

1883年上海倒帐风潮这个典型事件给后人留下深刻的启示:只有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的繁荣富强,金融业才有自己的稳固基础,才能产生现代化的经营方法。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