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应付·南京陷落
1937年11月,日军占领上海后,趁势分三路急向南京进犯。此时中国军队第三战区指挥所部撤离上海,军心已经动摇,许多部队争先恐后夺路而逃,在混乱中退至吴福线阵地。部队尚未找到阵地与工事的位置,日军追击又至,终于未能在吴福线站住脚,又继续向锡澄线阵地撤退。锡澄线阵地又失守后大部分退向皖南,部分撤向南京。国民政府仓促决定固守南京,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并由13个师和一些炮兵共10多万人组成南京卫戍军,准备背水一战。12月7日拂晓,日军开始向南京外围的主要阵地攻击,中国军队奋勇抵抗,但火力不足以阻止日军的机械化部队。9日,日军在20余辆战车掩护下进攻到南京光华门外,占领大校场和通光营房。10日敌军一部在炮火掩护下冲入光华门,被我伏兵歼灭。12日雨花台失守,全城动摇。此后,各要点相继失守,敌军数百名步兵冲入城内,中国军队开始陷入混乱状态。同日,唐生智奉蒋介石电令,决定于晚上23时后突围撤退,向浙皖地区转移。但在撤退过程中守城部队、政府官员、老百姓在一片混乱中争相夺路,城门为之堵塞,拥挤踩死、落水淹死者不计其数。10多万大军中只有66军等少数部队突出敌军的重围,其余大多数为敌军所屠杀。13日南京陷落。敌军入城后,便开始了灭绝人寰的大屠杀。
中国军队以疲惫之师仓促应战,在战役组织指挥上又出现了不少错误,战前未作周密部署,将兵力集中于城郊阵地,采取消极防御的战略,致使本可作为首都屏障、牵制敌人前进的一些要地轻易陷入敌手。战斗中,中国军队不能主动出击,而是分兵把守,处处设防,被动挨打。负责策应作战的部队轻失芜湖,使中国军队陆上退路断绝,处境更加险恶。最后决定突围时,又未拟定周密的撤退计划。这些确是南京失守的具体原因。然而,南京失守的最根本的原因则是国民党最高军事当局对守卫南京缺乏一套进退攻守的全盘计划,仅限于临时应付,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一系列漏洞,最终导致仓惶溃退的局面。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