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古不化的史里芬
史里芬是德国元帅,1891年至1906年任德军参谋总长,是个狭隘的职业军人,以不问政治而自豪。他研究历史,却不真正懂得历史,著有《坎尼之战》,对公元前216年,迦太基统帅汉尼拔用两翼包抄的战术,在坎尼大败罗马军队的战例进行了详尽分析。史里芬对汉尼拔简直着了迷,梦想在20世纪再现坎尼之战,为德国赢得世界霸权。在他主持下,德国于1905年拟定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略计划。
计划的中心思想是速战速决,战略重点在西线,即先击败法国,再挥师向东,进攻俄国。但是,在西线史里芬没有足够兵力可资用以对法国采取两翼齐头并进的包抄。因此,他改用右翼重兵一侧包抄,最后左右合围,一举歼灭法军。由此可以看出史里芬的思想深处,总是隐隐约约地希望在右翼包抄得手后,由左翼发动反攻,实现一个地道的两翼包抄—他梦寐以求的“庞大的坎尼之战”。1913年史里芬去世后,小毛奇出任参谋总长,对该计划的兵力部署作了一些修改,但总的框架未变。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9月初,德军在马恩河战役失败,战场形成对峙局面,史里芬计划亦告破产。
自汉尼拔在坎尼对罗马人采取著名的两翼包抄战术以来,已时过两千年,机枪、大炮已代替了弓箭、投枪,史里芬想在20世纪再次搬演坎尼之战是不现实的,是把借鉴历史等同于生搬硬套。另外,说他不懂历史,还在于他片面地考察历史,过高估计坎尼之战式的大规模歼灭战在整个战争中的作用,把一切赌注都押在决战上,忘记了汉尼拔虽赢得了坎尼之战,罗马却赢得了整个战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