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的“未完成”
在交响音乐发展史上,浪漫主义早期代表人物舒伯特可谓独树一帜,他一生创作有十部交响乐和十首序曲,其中以《b小调第八交响曲》和《c大调第九交响曲》最为著名。前者是舒伯特二十五岁那年(1822年)写成。当时,奥地利格拉茨城的爱乐协会曾赠与舒伯特名誉会员的称号,他则以这部交响曲回赠。但这部交响曲的手稿交出后就不知下落。
《b小调第八交响曲》完成后,至少造成音乐史上的二个遗憾:一是原稿在作者舒伯特死后三十七年的1865年才被发现。奥地利的指挥家赫贝克为了筹办维也纳古典音乐作品演奏会,从舒伯特一位兄弟的抽屉中的乱纸堆中发现了这部交响曲总谱。这部作品在1865年初次演出,成为音乐界的一件大事,人们对舒伯特在交响音乐创作方面显示的才华有了新的认识,可惜舒伯特已不在人世;二是这部交响曲通常被称为《未完成》交响曲,因为它只有两个乐章,而一般交响曲却有三至四个乐章。在舒伯特遗存的一些草稿中有一段小步舞曲,据人闪推测可能是《第八交响曲》的第三乐章,但是他并没有把它写完。这部交响曲为什么没有写完,是来不及完稿?还是有意识这样做的?至今也还是个谜。有人说,舒伯特是个健忘的人,时常忘记自己以前写过的作品,因此他往往在听到自己的作品时便问:“多好听呀!是谁的作品?”舒伯特常常是写好一部作品就完事,从不整理,所以《第八交响曲》可能是他忘记应该接着把它写完的吧。也有人说,如果从作品的内容来说,这部交响曲就不能说是“未完成”的,事实上它本身已经是一部完美无缺的作品,是完成了的《未完成交响曲》。
1928年,为了纪念舒伯特逝世一百周年,有些好心人曾提出要续写《未完成交响曲》的问题,并认真组织了一些稿件。但是,“狗尾续貂”,最后负责评选稿件的委员会终于承认所有这些做法都是多余的。
正象残缺的维纳斯雕像有无限的审美价值,这部《未完成交响曲》因只有二个乐章而更增添了神奇的艺术魅力。舒伯特的歌曲所塑造的浪漫主义幻想者的典型形象,在这部交响曲中生动再现出来。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确定了作品的戏剧性特点。所有这些紧张的矛盾冲突,又都是在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中展现的,这心理刻划的画卷又赋予作品一种新颖的抒情特点——忧郁的沉思,诗意的气氛,丰富的旋律,都好象是直接从舒伯特的歌曲中产生出来似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