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时务者为俊杰——左思的误会
左思是晋代著名文学家。在《咏史》八首中,他在历史故实中寄托个人感慨,开创了借咏史以咏怀这一流传久远的传统。他的诗风情豪迈,笔力雄健,被称誉为“左思风力”。他虽写诗不多,在五言诗的发展中却占有重要地位。
但左思却并未在诗歌创作上投入更多的精力,而是长期专注于大赋《三都赋》的创作。为了收集材料,他四处访问,向别人请教,甚至还要忍受讥讽。写作时,他在房间各处甚至厕所里都放上纸和笔,随时记下想到的字句。这样含辛茹苦地构思十多年后,《三都赋》终于写成,并取得巨大的成功。它不但得到名作家张华的首肯,还很快在洛阳城中流行开来。人们争相传抄,以至纸价上涨,留下了“洛阳纸贵”的佳话。
然而,这部耗费左思半生心血的《三都赋》的命运,却是可悲的。它只是僵化了的文学样式的标本,是左思落后的文学观的产物。
大赋兴盛于汉代,它以铺张扬厉的笔法极力渲染建筑、园林及游乐生活的豪华壮丽,为封建贵族的侈靡生活服务。自东汉扬雄起,内容的空洞和形式的呆板使大赋日益衰落。而另一种赋体抒情小赋则悄悄兴起,它语言精美,篇制短小,情感真挚动人,很快受到喜爱,流行开来。左思生活的魏晋时代,小赋已经相当繁荣。曹植《洛神赋》和陆机《文赋》等都是千年传诵的名篇。与小赋几乎同时兴起的,还有另一种文学样式五言诗。它扩大了诗的容量,更便于叙事和抒情,因此迅速取代了已经衰微的四言诗,成为诗歌创作的重要形式。左思的《咏史》等诗,也是五言诗创作潮流中的杰出成果。面对这些更有生机的文学样式,大赋的衰落与被淘汰已是必然之势。而左思却仍然致力于大赋,事实上是在逆潮流而动。他虽试图在写法上有所创新,却无法挽回大赋和他自己的《三都赋》的命运。《三都赋》虽然曾经轰动一时,却很快与大赋一起被人遗忘了。
历史似乎对左思开了一个玩笑:他精心经营的《三都赋》未能经住时间的检验,而寥寥几首《咏史》诗,却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他的名字。联想左思为《三都赋》而沥尽心血,我们不禁扼腕:多么可惜的误会!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