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机不当难取胜
库图佐夫是闻名于世的俄国军事家,曾在俄军元勋苏沃洛夫手下工作了近6年之久,战功卓著。很快由少将晋升为中将,名声显赫一时。然而,这位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军事家,却在1805年对拿破仑的法军在奥斯特利茨的会战中,惨遭失败。
事后,沙皇亚力山大一世将失败的责任推诿于库图佐夫。然而,事情的真相要复杂得多。
1804年,俄国参加了反拿破仑一世法国的反法同盟,根据协议,俄国在1805年派出两支军队进入奥地利,其中一支军队的司令就是库图佐夫。1805年,他指挥的5万俄军原定在奥地利与普鲁士军队会师,但在未会师之前,普军就被拿破仑击溃,结果形成了库图佐夫单独面对对方占有极大优势兵力的局面。为了保存俄军不被歼灭,库图佐夫于10月指挥军队采取了退却机动行军,摆脱了被合围的危险。接着,库图佐夫请示同盟准备率军从奥尔米茨撤至俄国境内,以待俄国援军和来自北意大利的奥军到达后,转入强大的反攻。
但是,库图佐夫的意见被同盟最高指挥部否决,在亚力山大和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一世的极力催促下,库图佐夫的军队被迫重新深入奥境,寻找战机,与拿破仑法军接仗。不久,双方在奥斯特利茨展开了决战。因兵力及装备和后勤等方面的差距,俄军很快处于劣势。尽管在战斗中,库图佐夫全力扭转战局,但最终未能摆脱失败的命运。
奥斯特利茨战役的胜利,使拿破仑威信更高;而奥斯特利茨战役的失败,给这位俄军著名统帅记录了极不光彩的一页。
但是,认真追究起来,库图佐夫似乎不应该负有主要责任。其一,他提出撤军是因为当时决战的时机尚未成熟,但被拒绝。其二,在具体交战后,沙皇亚力山大还对库图佐夫的具体指挥进行干预。所以,交战的时机不当,强求库图佐夫取胜实在是难上加难。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