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作新为麻雀翻案的小与大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郑作新为麻雀翻案的小与大

麻雀亦称“家雀”、“琉麻雀”。鸟纲、文鸟科。体长约14厘米,多栖止有人类经济活动的地方,营巢于屋壁、檐边或树洞。食性随季节变化,平时食谷类、杂草种子生殖季节捕食昆虫,并以之哺喂雏鸟。分布范围很广,北自俄罗斯西伯利亚中部,南至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东至日本,西至欧洲。在我国几乎遍布平原和丘陵地带。到处可以见到它们雀跃欢腾,引人喜爱。

1958年大跃进期间,大搞“爱国卫生运动”,当时提出“除四害,讲卫生”、把消灭麻雀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党中央和毛主席正式发布文件,把麻雀作为“四害”(老鼠、麻雀、苍蝇、蚊子)之一,动员全民大搞灭麻雀运动。约定同一时间,出动亿万群众,布满屋顶、场院、田野、道路,人山人海。大家同一时间,举旗呐喊,锣鼓助威、鞭炮齐鸣。使所有的麻雀震惊腾飞,不敢落脚,拼命逃蹿,精疲力竭,落地而死,或溺入河湖,或落地捕之。如此数次之后,大见成效,长期难得再睹雀跃腾欢。

在这浩浩荡荡的灭雀运动中,有人提出了不同看法,要“替麻雀翻案”,他就是我国鸟类专家郑作新教授。他根据自己几十年对鸟类的研究,认为麻雀对人类既有害,也有益,在生态平衡方面,也有一定作用,不应予以消灭。为了掌握充分的科学根据,他不辞辛苦,奔走各地,重新对麻雀进行了一番考察研究。他在各地捕捉,解剖了888只麻雀,分析了它们的食物习性,发现麻雀虽然在粮食成熟时期,对农作物果实有危害作用,但在农作物害虫繁殖季节却大量捕食害虫。而且在一年之中,麻雀捕食害虫和杂草种子的时间要比啄食粮食谷物的时间长得多。特别是城镇、林区等非粮食作物生产地区,麻雀更是利大于害、益多于弊,应属于益鸟范围。

结论产生于调查研究之末,根据充分,结论明确,但该不该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提出不同看法呢?当时正值反右之后,大跃进之中,人人坚信大跃进“无比正确”,周围很多人虽也赞同郑作新教授的看法,但都不敢提出反对意见,有人也劝郑作新不要“为小小麻雀翻案”,免得因小失大。郑作新教授反复思考,认为探索真理是科学家的天职,坚持、宣传真理也是科学家的神圣责任。他不顾个人的得失,大胆给党中央和毛主席写信,提出自己的看法。毛主席和党中央仔细研究了他的意见,认为郑作新教授的意见是对的,很快以正式文件通知全党全国,改正原来的不妥决定。毛主席提出说:“麻雀不要打了,代之以臭虫,口号改为“除掉老鼠、臭虫、苍蝇、蚊子。”

郑作新教授坚持科学,注重实践,坚持真理,勇于探索,分清是非,敢于直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麻雀虽小,但尊重科学、按照科学规律办事的科学态度却大。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