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困惑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职业教育的困惑

1987年北京市职业中学毕业生分配遇到了困难。会计、幼教、文秘、档案、审计等文科专业的一些毕业生没有接受单位,财会专业到10月还有50%的毕业生分不出去!”

1986年北京市退休、辞职等离岗职工约45000人,1987年职业学校、中专、技校毕业生仅约2万余人。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思想巩固,学有一技之长,本应供不应求,何以出现此种局面呢?

(1)“指标”的限制。1987年,国家实行了干部指标计划管理。劳动人事部给北京市的干部指标是13500人,而这一年大、中专毕业生和部队转业干部就达18000人,职业学校毕业生当然轮不上了。本来,大学与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不属同一知识层次,他们的社会职能和从业取向并不冲突,但几十年来,我们把教授、工程师、教师、医生、会计、护士以及保育员统统列入“干部指标”范围内,职业学校“可工可干”的毕业生们自然成了“干部指标”的牺牲品。

(2)不可忽视的经济因素。国家教委规定,录用职校毕业生的单位要向校方付培训费,学制3—4年的毕业生,“身价”约为1300—2200元。于是,许多单位宁愿向社会招工也不去职业学校“买”人,这样,既省钱又可照顾职工子女就业。至于这些只经两三个月短期培训就上岗的新招职工与职校毕业生的素质差距,以及其在未来企业间的激烈竞争的影响,许多领导眼下还考虑不多。

(3)不切实际的从业观念。北京人从业观念过高,使学生都盯着旅游部门、国家机关、涉外单位,都要当干部。一个工厂很需幼教老师,由于没有干部指标,欲把幼师学生作为合同工招进来,但学生和家长不同意。由于缺乏生源,建筑专业职业中学已从6所减为一所。偌大的纺织系统,至今办不起一所纺织职业中学。此外,职业中学都是近些年才从普遍中学改变而成的,由于财会、外贸等文科专业从师资、教学设备及实习场地都比工科专业相对容易,开设这些专业的学校多,造成文、工科专业比例不尽合理,职业毕业生又形成结构性分配的困难。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