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白《上李邕》壮志凌云诗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上李邕

李 白①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②。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③。

时人见我恒殊调④,见余大言皆冷笑⑤。

宣父犹能畏后生⑥,丈夫未可轻年少。

⊙【注释】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全唐诗》存诗二十五卷。

②扶摇:由下而上的旋风。

③沧溟:大海。簸却:摇荡。簸,指上下颤动。

④恒:经常。殊调:发表不同常人的论调。

⑤大言:豪言壮语。

⑥宣父:旧时对孔子的尊称。《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诗本事】

李邕,字泰和,广陵江都(今江苏江都县)人。安旗等认为,此诗写于开元七年(720),其时李白二十岁,在游历成都之后、登峨眉之前,他第一次到渝州拜谒刺史李邕。在这次拜谒中,李白不拘俗礼,且谈论间放言高论,纵谈王霸。李邕看李白年轻气傲,故对他很冷淡。李白对此不满,在临别时写了这首态度颇不客气的诗,以示回敬,劝告李邕要以“宣父”(孔子)为榜样,不要轻视年轻人。

⊙【赏评】

开首四句是对大鹏形象的刻画与颂扬。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天云外。如果风停了,大鹏飞下来,还能扬起江海里的水。大鹏的这种颠簸一切、雄奇伟岸形象正是诗人自身的象征,似乎天下真的像他说的一样“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后四句表现的是诗人对自身抱负与现实距离的清醒认识及勇于追求而且自信、不畏流俗的精神。尤其是最后两句,借孔子的“后生可畏”这一典故,并且直言李邕不应该轻视年青人,隐含着对受到冷淡对待的强烈不满。

⊙【诗评选辑】

①宋·陈师道《后山诗话》:余评李白诗,如张乐于洞庭之野,无首无尾,不主故常,非墨工椠人所可拟议。

②宋·严羽《沧浪诗话》:读太白诗者,要认识太白处,太白天才豪逸,语多率然而成者。

③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太白笔力造化,极于歌行。

④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太白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以俊逸高畅为贵。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