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子充左史奉祠归庐陵》言情赠友诗歌
黄鹄飘然下九关,江船载月客俱还。
名高岂是孤臣愿? 身退聊开壮士颜。
倾盖当年真旦暮,沾巾明日有河山。
后期淹速都难料,相对犹怜鬓未斑。
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律诗。周子充,名必大,吉州庐陵人,绍兴二十一年进士。当时官居左史,即起居郎,掌管皇帝的起居、记述其言行。他曾上言阻止曾觌、龙大渊二奸臣升迁知阁门事,不成,故请祠归家。宋制,凡是不参事只领取俸禄的官员,就给一个提举某宫观的空名,相当于挂官衔而退休,叫作祠官。周子充奉祠回老家庐陵时,范成大以此诗相送。
首联既写周归家时的情景,又隐含着对周的评价。黄鹄,传说中仙人所乘的大鸟,一举千里。黄鹄一般谓指天鹅,也有指黄鹤的。此句中黄鹄既可喻指周子充,又可指他回家时所乘的船; 九关,即九门。可指天,也可指京城,二者皆一语双关,体现了对周人品的赞誉。“江船载月”句,颇具诗情画意。由于日夜兼程,明月也会和友人同船而行,陪伴着友人一同回还。这样,在漫长的征途上,友人也该会少了许多寂寞和惆怅吧! 此种描写,一反多数送别诗那种消沉凄苦之情,给友人以安慰和鼓舞。
颔联进一步对友人做劝慰,分析和希望兼有。历来引退被看作邀取高洁之名的举动,但友人这一次却非本人所愿,一切皆由朝政不纲、谗佞之臣竞用所致。友人的心愿是为国效力而非邀此高名,大概这样的名声愈高,而君主的过失也就会愈重吧? 反诘句的使用,使语气更加强烈,对友人遭遇的不平以及对朝政的委婉指责都可从中悟出。下句“身退聊开壮士颜”,由黄庭坚《谢何十三送蟹》诗中点化而来,诗中云: “风味可解壮士颜。”此句是说我们都身不由己,更乏“回天” 之力。如今你虽然是奉祠还乡,但就此脱离了纷繁多变的官宦生涯,得以和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更何况大丈夫能伸能屈,来日方长,以后再出山完全有这个可能。那么,这一次你就暂且高兴一番吧! 诗句虽脱胎于前人,但用在此处贴切自然,毫无拼凑之嫌。
颈联转入对周友情的追忆及后事的预料。“倾盖当年真旦暮”,倾盖,斜着车盖,指在道中碰见后就斜着车盖接近而谈,一见如故。《史记·邹阳传》:“谚曰: ‘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这句是说回想当年我们初见就情投意合,长为知已,这一切好像在朝夕之间、如同昨日才发生一样。然而明天呢?“沾巾明日有河山”。从此一别,河山险阻,情长莫及,想起这些就不由得使人泪落湿巾。作为律诗,颈联必须用对仗,此联也是一样,且对仗工整平稳。如“倾盖”对“沾巾” 、“当年”对“明日” 、“真”对“有”,都是工对; 而“旦”和“暮” 、“河”和“山”则都是句中自对,然后在上下句中“旦暮”对“河山”。本来“旦暮”属于名词中的时间类,“河山”属于名词中的地理类,两者相对,不算工对,但由于它们都已在句中自对,所以也就是工对了。
尾联紧承上联,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慨。后期,指再会之日。淹速,即迟早。这两句是说,如今二人相对,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的鬓角都还未染上白色,但再会之日或迟或早却难以预料了。到那时,不要说我们时值暮年,就是生生死死也恐怕说不上来吧! 末尾四句,一气呵成,情深意切,读来催人泪下。这里边既有对挚友之情、离别之苦的倾诉,也有对家国前途、个人命运的忧患; 流畅自然的笔调,将各种复杂的情感宣泄得淋漓尽致。悲则悲矣,但悲之有物,非无病呻吟,毫无做作之态。诗以情动人,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此诗取境高远,语言朴素平易,然而求明畅、不尚含蓄,又显示出宋诗的特点。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