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诗行》诗文原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怨诗行》言情赠友诗歌

明月照高楼,含君千里光。

巷中情思满,断绝妾孤肠。

悲风荡帷帐,瑶翠坐自伤。

妾心依天末,思与浮云长。

啸歌视秋草,幽叶岂再扬。

暮兰不待岁,离华能几芳?

愿作张女引,流悲绕君堂

君堂严且密,绝调徒飞扬

汤惠休是南朝宋齐间颇有影响的诗人。早年为僧,后宋孝武帝刘骏命其还俗,就是因为他的诗写得好。在他现存的十一首诗中,以《怨诗行》最为著名。

爱情诗最常用的物事便是风花雪月高楼杨柳,《怨诗行》一开头即用“明月照高楼”起兴,看似寻常,实则一石数鸟:一、“高楼”,点出了思春女住的地方,暗示出其身份——富家小姐,读者自会想到她虽生活在锦衣玉食之中,可以呼奴使婢,但行动不自由、思想不自由、恋爱更不自由。这就给思春女划定了一个典型环境。二、“明月”,不仅点明了时间——晚上,水似的月光如愁思绵绵不断,更给全诗制造了一个孤独、凄凉的气氛。三、作者又把“妾”思念 “君”的情思有意识地融入月光,使它撒满大街小巷,高楼深院,更加撩逗人心。此等环境,此等气氛,此等情思,怎能不 “断绝孤妾肠”!

前四句有了环境,有了气氛,但 “断绝孤妾肠”的思念却是简单地、概念化的。接下来,作者用移就手法赋予 “风”以 “悲”,并让悲风吹荡罗帐,造成一种更为悲凉的氛围。“秋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深闺小姐要的是情投意合的 “君”,如果此时有情人能同卧帷帐,帷帐里又是多么温馨?面对着“悲风荡帷帐”的凄凉景象,谁又能不伤情感怀?伤孤独,自然会思念情人,“妾心依天末,思与浮云长”,则用夸张比喻融合的手法极写出思春女对情人的想念。“妾心依天末,思与浮云长”的内涵及其魅力绝不亚于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李白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 。“悲风”以下四句把思念具体、形象地交给读者。

“啸歌视秋草,幽叶岂再扬。暮兰不待岁,离华能几芳?”作者用秋天枯萎了的草不可能再长出绿叶,岁暮的兰花不可能再绽出香花比喻韶华易尽、青春难留,看似离开了思念情人的主线,其实切得更紧。看来这个女子到了待嫁年龄,她希望尽早与自己的心上人结为连理,可惜现在仍苦守空闺,她能不怨吗?怨谁? 父母? 从全诗看更可能是心上人——“花开堪折直须折,莫教花落空折枝”! 如果说 “悲风” 以下四句描绘了对心上人的思念,那么,“啸歌”以下四句则以思念为基础,写出了思春女的哀怨。曹道衡先生说这八句 “自然真切,颇具情致” (见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 第826页) 确实很有见地。

“愿作张女引,流悲绕君堂”——我想唱一支悲伤的歌,让哀怨的旋律在您的堂上缠绕。可惜 “君堂严且秘”,再好的歌又有什么用呢?思春女如此痴情,心上人却一概不知,世上还有比这更令人悲伤的事情吗?作者在结尾的四句中来了一个大转折,出人意料地让女主人公的思念、哀怨没有着落,给悲伤的思念、哀怨以无法比拟的悲剧结局,从而进一步突出了思春女子的 “怨”。这个结尾好像一个重重的感叹号使读者惊讶; 又像一个绵绵不断的删节号,促读者深思。

注释

①离华: 香花。离:香草名。②张女: 古代曲调名,其声甚哀。③绝调:同“绝唱”,即最好的歌曲。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