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汴河曲》精选经典唐诗鉴赏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李益早年怀着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志向,在塞上戎马间度过了他青壮年的悠悠岁月。但终究未能大有作为。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他非常失意地离开了军幕,开始了漫游江淮的闲散生活。《汴河曲》大约是这个时期李益登临隋堤时写下的一首怀古之作,由唐至今,一直为历代读者所传诵。
诗题中的“汴河”,又称汴水,是唐宋人对隋炀帝杨广所开通济渠末段的习惯称呼。它是大运河的一段,起自河南荥阳,东到江苏盱眙入淮,因该渠从荥阳至开封一段为古汴水而得名。隋大业元年(605),炀帝为了游乐江南,先后调集了百余万民工开凿通济渠,沿渠两岸修筑长堤,堤上遍植杨柳,史称隋堤。为了享乐的需要,炀帝还在汴河之滨建造了一个十分豪华的行宫。由于这个无道昏君个人穷奢极欲,对人民横征暴敛,在位不过十来年,便落得个国亡身丧的可悲下场。李益正是在隋堤上缅怀历史,漫步行吟,借此诗抒发了自己吊古伤今、感慨兴亡的抑郁情怀。
“汴水东流无限春”,诗一下笔从眼前自然景物写起,展现了汴河无边春色。然而,“隋家宫阙已成尘”,虽说春色依旧,堤柳犹存,但往昔富丽豪华的隋宫已经衰败零落,变成一片令人伤心惨目的废墟。只有那少许断井颓垣,还可偶尔供人前来凭吊。“隋家宫阙”,据南宋刘义庆《大业杂记》载,隋炀帝在通济渠沿线,从东都(洛阳)到江都(扬州)二千余里,每两驿建置一座宫殿,共设行宫四十多座,专供其游乐享用。“已成尘”三字,以夸张的笔法极写昔日隋宫的豪华已完全消失,不复存在,这与上句所写汴河春色形成鲜明对比和强烈反差,以见出人世沧桑巨变,寄托了历史兴亡感。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两句诗,抓住隋堤柳色这一典型景物,着重抒写诗人难以抑制的吊古伤今之情。长长的隋堤上,惹雾含烟的杨柳婀娜多姿,春风徐徐吹来,柳絮飘飞如雪。如此美好春光,本来令人欣赏流连;但由于它与隋朝的盛衰兴亡紧密绾结在一起,因此诗人面对隋宫成尘的现状,感慨横生,喟叹不已。在诗人看来,那满堤烟柳,正是炀帝身死国灭的见证;那漫天杨花,恰是隋炀帝荒淫亡国的象征。仰观历史,俯视现实,虽然亡隋之鉴不远,但中唐统治者并未认真汲取历史教训,将会使后人复哀唐人。所以诗人忧患深沉地发出告诫: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缘何而愁?确因触景生情,吊古伤今,“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这首七绝诗采用借景抒情的方法,通过隋代行宫今昔盛衰的对比,突出地表达了鉴古惜兴亡、寓讽警当世的思想主题,写来情景浑融,意境层深,十分耐人咀嚼寻味。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