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石壕吏》精选经典唐诗鉴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陕州陕县的石壕镇,在今河南省陕县东。杜甫经过那里,看到县吏在村中拉役,杜甫投宿的一家人被强征兵役而导致家破人亡,于是写了这首叙事诗。全诗按诗人的行踪,以第一人称客观叙述一夜和第二天清晨的见闻,作者不作评论,让读者自己去领会诗的主旨。
诗中的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肃宗乾元二年(759)九节度使60万将士溃败于此。河阳,即孟津,今河南省孟县,黄河北岸。九节度使兵败邺城后,郭子仪退守于此。诗分三段,头四句为第一段,写石壕吏深夜捉人的情景。中16句为第二段,叙写老妇诉一家痛苦,并被迫应征。“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矣” (仇兆鳌《杜诗详注》)。末尾四句是最后一段,描写老妇被捉后家中之凄苦。
全诗事繁语简,吏之苛暴,民之苦楚,直录其事,一一道出,不着一字评语,心意全出。而且选材精当,详略得宜。因之,成为流传千古的现实主义名篇。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