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垂老别》精选经典唐诗鉴赏
杜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岗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此诗写一位老翁被征役与妻子告别的痛苦情况,为反映安史之乱的名篇之一。“垂老”,指老年人。诗直起破题。古时以京邑四周百里地方为郊,这里指洛阳一带地方。史称“三吏”、“三别”的六首诗,皆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去岁冬,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以60万兵围攻相州(今河南安阳市)的安史叛军,相持难下,这年三月,诸节度使战败,复归本镇,郭子仪退守洛阳,为当时前线地区。因“未宁静”,而“不得安”。既“子孙阵亡尽”,一个人还活着干什么?首四句确是“痛极,怨极” (吴山民语)。后四句“投杖出门去”,从观者和“垂老”者继写其悲苦。语浅情深,朴实自然,从古乐府中得来。对“投杖”以下四句,仇兆鳌曰: “此叙出门时慷慨前往之状,乃答同行者。”
接转入正面题意。老人自称“男儿”,显示出不服老的倔强性格。其二字本义为“男子汉”、“大丈夫”。“介胄”,介,铠甲;胄,头盔。即披甲戴盔。“长揖”,拱手高举,自上而下行礼。接四句从“老妻”落笔: “卧路啼”,似阻老人前去从军。“岁寒”句,用沈约《白马篇》: “唯见恩义重,岂觉衣裳单。”但此有别恨胜过寒冷意。“孰知”,即熟知,分明知道。“死别”,永别。在这生离死别的时刻,他仍劝妻勿以为念,而要注意风寒。老妻又临别嘱咐他多吃一些,以保重身体。正是“夫伤妻寒,妻劝夫餐” (仇注),表现出相呴相濡的深情,而写来又是“互相怜痛,声情宛然” (《杜诗镜铨》引)的。
接四句“宽解其妻”。“土门”,地名,无确考,当在洛阳附近。“杏园”,镇名,在今河南省汲县东南。《大清一统志》: “河南卫辉府:杏园镇在汲县东南,旧为黄河津济处,设戍守。”临近杏园有渡口,名杏园渡。“度亦难”,言敌亦不易渡河。以上两地当时皆为唐军控制的河北要隘。《日知录》卷27:“土门在井陉之东,杏园渡在卫州汲县,临河而守,以遏贼,使不得渡。” 《杜诗详注》亦云: “时子仪、光弼相继守河阳,土门、杏园皆在河北,故须严备。”处上述情况下,诗云:这和上次围攻邺城以失败终有不同,即使战死,也还要拖延一定的时间。结以“自宽自解”和忆昔收束此段: “离合”,分合,聚散。或说偏指离别。总之是人生离合无常,或老(衰)或壮(盛)岂能任人自择。(或说“衰盛”原指老年和壮年。这里是复词偏义,实指老年) “忆昔”,指安史之乱以前,正当杜甫的“少壮日”。“迟回”,沉吟低徊,犹疑不决,常表示人内心不安。以上八句,慰妻而自慰,隐痛自在其间。
最后,再写垂老别者的悲戚。“万国”,犹万方,即处处。“征戍”,远征和守卫边疆。此处指战争。“被岗峦”,布满山岗。战争遍地,烽火连天,其结果是: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后句源张华《游猎篇》: “流血丹中原。”此四句是极甚之辞,亦见安史之乱造成的灾难之重,故有结四句的决绝语:既已无“乐土”,故虽“垂老”亦不得不别,告别故居,心里是万分难受的。“乐土”,安乐的地方。“盘桓”,徘徊逗留。诗写至此,真是“不复以身家为念矣” (仇兆鳌语),沉痛至极!
全诗主要通过对老妻的告别,刻画一双相依为命的老人互怜互勉、自慰自强的坚实动人的艺术形象。字字血泪,斑斑伤情,充溢全篇。杨伦《杜诗镜铨》卷五引蒋弱六云: “通首心事,千回百折,似竟去又似难去。至土门以下,一一想到,尤肖老人声吻。”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