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这首诗反映宫女平生的不幸。以“宫词”为诗题,始于唐代宗大历年间,王建取材于宫廷生活,创作《宫词》一百首,成为“宫词”的先河。张祜的《宫词》有二首,这一首是他的代表作。
前二句是宫女自述经历。“故国”,在这里指故乡。她离乡背井,孤独地生活在深宫,已有二十个春秋。可以想见,入宫时,她不过十几岁,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现在,青春早逝,已是三十多岁的人了。父母疼爱的掌上明珠,被长期囚禁在牢笼般的宫廷里,供帝王后妃役使。故乡、父母、自由、幸福、青春,全都失去。这一联十个字,语言平实自然,找不到别离、怀归、忧伤、怨恚、怅恨之类显目的字眼,却暗含着宫女心灵深处错综复杂的思想感情。尤其是“三千里”、“二十年”这六个字,别具意匠。古人认为千里够远的了,故云“千里迢迢”。而宫女离故乡竟达“三千里”。宫女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是青春时期,却已虚度,在宫廷已煎熬了“二十年”,没有家庭,没有子女,无所依靠。
后二句是宫女长期郁结的感情的爆发。她顾不得是在皇帝面前,只唱了一声《何满子》,就双泪直下,泣不成声,无法控制。用“一声”而不用一曲,说明刚开唱,就唱不下去了。“何满子”,乐曲名。相传唐玄宗开元时,有个叫何满子的乐人,临刑时刻,进献这乐曲,想用来赎死罪,最终未被赦免,后来这一乐曲就叫《何满子》。此人此曲触动了宫女的心弦。她何尝不在受罪,并想摆脱牢狱般的宫廷呢?唐的“宫人斜”,是埋葬宫女的墓地,死在宫廷的宫女与死在刑场的罪犯,有多大区别呢?想到“三千里”外的家乡,“二十年”来的岁月,怎能不掉泪呢?她梦想着故乡、父母、自由、幸福,但只能“乞恩求赦放还家”(王建《宫词》),把希望寄托在造成她不幸的皇帝身上。从前的皇帝没有赦免何满子,现在的皇帝能否赦免这宫女呢?
这首《宫词》开篇自然,收尾含蓄,感情真实,文字平易。字数虽少,余味无穷。在当时,这首诗就流传在民间和宫廷,引起人们思想感情的共鸣,并得到杜牧等同时代诗人的赏识。
张祜诗云: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杜牧赏之,作诗云: “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故郑谷云: “张生故国三千里,知者惟应杜紫微。”诸贤品题如是,祜之诗名安得不重乎? 唐朝人士以诗名者甚众,往往因一篇之善,一句之工,名公先达为之游谈延誉,遂至声闻四驰。……“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葛立方《韵语阳秋》)
最喜王摩诘“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李太白“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及张祜“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又李峤“山川满目泪沾衣”,得言外之旨。诸人用“泪”字莫及也。(马位《秋窗随笔》)
“故国三千里”,离乡远也。“深宫二十年”,侍君久也。末二句,言不能保其身。居于深宫者且然,而况在于宫外者乎?此诗疑指沧州歌者作。(章燮《唐诗三百首注疏》)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